天山南北文旅興

來源:經濟日報

深秋時節,記者來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走訪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阿克蘇地區、塔城地區、阿勒泰地區,感受到文旅深度融合正爲“歌舞之鄉”增添新活力,民族團結好聲音越唱越響亮。

走進阿克蘇地區阿瓦提縣刀郎部落景區,身着民族服飾的表演隊帶來精彩的非遺表演,熱情洋溢的歌舞引得小朋友們翩翩起舞,遊客不停拍照留念。

阿瓦提縣是刀郎文化的發祥地之一,8項民間藝術被列入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名錄,其中刀郎麥西熱甫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名錄。該景區負責人王子平告訴記者,景區步入快速發展期,年客流量由最初的3萬人次左右增至去年的30萬人次,年營業額超1300萬元。

刀郎部落景區蓬勃發展的勢頭,是新疆深入實施文化潤疆、旅遊興疆,以文旅繪就民族團結美麗畫卷的縮影。暖陽下,塔城地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大樓寬敞大氣,其中的手風琴文化展示廳收藏了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餘架手風琴,開館至今接待國內外遊客逾百萬人次。

大片壯闊的胡楊林與奔涌流淌的塔里木河、浩瀚無垠的塔克拉瑪干沙漠交匯交錯,造就了巴州尉犁縣羅布人村寨景區獨特的旅遊資源,騎駱駝、開沙漠越野車、坐滑翔機……遊客玩得不亦樂乎。尉犁縣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遊局副局長古麗亞·卡海曼介紹,景區每年承辦各種大型節慶活動和文體賽事,今年前9個月接待遊客近60萬人次。

熱播劇《我的阿勒泰》、歌曲《可可托海的牧羊人》讓阿勒泰火了一把。在阿勒泰地區富蘊縣的可可托海國家礦山公園裡,遊客絡繹不絕,直徑達500米、深達300多米的露天礦坑像巨型漏斗鑲嵌在山中,非常壯觀。不遠處的可可托海地質陳列館內,一幅幅老照片、一件件老物件,無不展現出可可托海人爲國分憂、爲國爭光的歷史與記憶,也讓可可托海從一個礦業小鎮蝶變爲紅色文化旅遊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