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津味非遺 感受老城遺韻
楊柳青木版年畫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霍慶有現場給孩子們講解年畫製作過程。
10月5日上午,從上海來津旅遊的侯女士驚喜發現鼓樓博物館不僅有“講天津”的展覽,還有津味非遺現場體驗。這場“津派遺韻”天津非遺體驗沙龍活動是配合鼓樓博物館常設的講述天津歷史的“老城遺韻”展覽,延伸展示津派文化。這場在津門地標建築進行的動靜結合的展示,給外地遊人帶來生動的津味文旅體驗,也給慕名而來的莘莘學子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行走的思政課”。
民諺有云:天津衛,三宗寶,鼓樓、炮臺、鈴鐺閣。位於老城廂的鼓樓是津沽文化的代表。此次“津派遺韻”天津非遺體驗沙龍活動一連多日,涵蓋了年畫、風箏、繩結、布藝、撣子、花毽、空竹、花茶等多個非遺項目,多位非遺傳承人現場講非遺、帶觀衆體驗非遺。此次活動由鼓樓博物館與天津朋軒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共同舉辦。
5日上午,我市濱海新區塘沽新港第四小學和天津城市職業學院的學生來到鼓樓博物館,參觀展覽,體驗非遺。“我們拿棕刷把墨均勻地刷在木版上,然後再把宣紙蓋在上面,進行拓印。這只是年畫製作的一個步驟,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工序。”楊柳青木版年畫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霍慶有一邊演示,一邊耐心細緻地給孩子們講解年畫製作過程。“誰想來試試?”此問一出,孩子們立時都興奮地舉起手,有的甚至高興地跳了起來。霍慶有不厭其煩手把手地教孩子們如何拓印得均勻、清晰。“看到孩子們對天津的文化、民俗感興趣,我也特別高興。文化的代代傳承,正是我們文化自信的生動寫照。”霍慶有說。
簡單的幾根綵線,在非遺項目“巧妹紅妝繩藝”傳承人呂敏手上左一纏、右一繞變成了立體美觀的繩結。小學生劉洋認真地學着呂敏的手法,當她成功將綵線編在一起時開心地笑了。這些活動讓孩子們在積極動手中感受文化魅力。
歷史韻味與現代生活的交織,靜態展覽與動態展示的相映,也爲來津遊客的旅程增添一份獨特的文化色彩與津味元素。來自重慶的一家三口在霍慶有的講解下仔細欣賞木版年畫“娃娃抱魚”,並連連稱奇。上海遊客侯女士則興奮地說:“我第一次來天津,到鼓樓就是想參觀一下這個天津地標,瞭解天津的歷史。沒想到這裡還有非遺傳承人親自講解、示範,這次真是不虛此行。”
從城垣春秋,到文脈傳承,觀衆們通過“老城遺韻”展覽體味天津城的前世今生。學生王若坦表示,這次參觀給他打開了深入瞭解天津的大門,他爲自己生活在這座充滿文化遺產的城市而感到驕傲。學生葉俊傑家在江西,來津求學不久的他感嘆道:“以前對天津不是特別瞭解,通過來這裡參觀我才知道,原來天津的名字大有來歷,是‘天子渡口’的意思,而且天津還有確切記載的生日。我覺得天津太有歷史底蘊了,在這樣的城市求學會讓我收穫更爲豐富的人生體驗。”(天津日報記者:劉莉莉 攝影:姚文生)
來源: 天津日報
審覈:酈陳雪
編髮:馬 凱
素材整理:施嬌嬌、呂昕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