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無完膚”原本跟刺青有關
“體無完膚”,這個成語從字面上我們就可以理解得清清楚楚——遍體上下沒有一處完好的皮膚——它會讓人聯想到古代酷刑,讓人不寒而慄。但事實上並非如此。
據《三國志·魏書·鄧艾傳》載,三國時,鍾會與鄧艾兩路大軍舉兵伐蜀,鍾會因遭蜀將姜維阻於劍閣,久攻不下,於是萌生退兵之意。但鄧艾卻趁此率軍向南轉進,深入蜀地,大破蜀軍,直逼成都。後主劉禪覺大勢已去,遂送印請降。鄧艾率軍進入成都,蜀漢滅亡。鄧艾居功自傲,不但擅自任命師纂爲益州刺史,拜劉禪爲驃騎將軍,又將蜀國舊臣,依其地位高低,或任命爲朝廷官員,或收爲下屬。
鄧艾的行爲,成爲鍾會讒謗他的藉口,常趁機向司馬昭進讒言,最終導致鄧艾父子被殺。裴松之注引《世語》曰:“師纂亦與艾俱死。纂性急少恩,死之日體無完皮。”
“性急少恩”,是形容師纂性格暴躁,對人刻薄而缺乏恩澤,因此師纂行刑前遭到士卒報復,施以酷刑,以至於“體無完皮”。
從唐代開始,“體無完皮”變化爲“體無完膚”,含義卻迥然不同。唐人段成式所著《酉陽雜俎·卷八》有“黥”一條目。“黥”本是古代一種肉刑,在犯人臉上刻字,用墨塗黑,以防止犯人逃跑,後來引申爲把人體上的刺青也稱爲“黥”。
這一條目記載的全是各種各樣的人體刺青,其中就多次提到“體無完膚”。
“荊州街子葛清,勇不膚撓,自頸以下,遍刺白居易舍人詩……凡刻三十餘處,首體無完膚,陳至呼爲‘白舍人行詩圖’也。”
意思是說:荊州的街上有一個人叫葛清,勇敢不怕刺青,他把脖子以下的身體上全部刺滿了白居易的詩。葛清的身體上大概刻了三十多處,全身沒有一塊完整的皮膚,陳至稱他爲“白居易會走的詩圖”。
一個街卒都對白居易的詩愛不釋手,竟至於將白詩渾身刺青、“首體無完膚”的地步,這也說明了白居易在當時的影響力。
而另一處的這個故事,則更爲有趣:“楊虞卿爲京兆尹,時市裡有三王子,力能揭巨石,遍身圖刺,體無完膚。前後合抵死數四,皆匿軍以免。一日有過,楊令五百人捕獲,閉門杖殺之,判雲:‘鏨刺四支,只稱王子,何須訊問,便合當辜。’”
說是楊虞卿擔任京兆尹職務的時候,當時集市裡有一個叫三王子的傢伙,力氣大得能夠舉起巨石。全身都是刺青,身體沒有一塊完整正常的皮膚。這個傢伙前前後後犯罪合起來可以判死刑四次了,都因爲他躲在軍隊裡得以免除懲罰。一日他犯了過錯,楊虞卿就叫五百人把這個傢伙捕獲了,關起門來用棍子把他給活活打死了。楊虞卿對他的判決詞非常好玩:“四肢刺青且自稱‘王子’,還用訊問什麼,一定有罪!”
這就是“體無完膚”的原始含義,指渾身上下沒有一處皮膚不刺青。不過,後人使用這個成語的時候,又返回到“體無完皮”的最初形態,用來形容酷刑所致的後果。
隨着肉刑的消亡,今天的“體無完膚”一詞只用於比喻,比如辯論時被駁得體無完膚,或者文章被刪改得體無完膚,亦用來比喻遭人批評、駁斥得一無是處、面目全非,等等。
文/馬慶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