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腎共照 找出慢性腎臟病患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副院長黃尚志。本報資料照
統計顯示,近半數末期腎臟病人合併糖尿病。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副院長黃尚志指出,以每年新增一萬名洗腎患者推估,其中4500人罹患了糖尿病,逾半數是65歲以上長者,衛福部國健署推動糖腎共照網,將糖尿病及腎臟病列入共同照護圈,替患者提早抓漏,找出慢性腎臟病的患者。
新陳代謝科及腎臟科雙專科醫師黃尚志表示,高血糖會引起身體發炎、傷害細胞結構,進而損害器官,如果腎臟受損就無法正常代謝水分、毒素,長期下來會演變成慢性腎臟病。
「除非出現泡泡尿、血尿,否則腎臟病早期症狀不明顯,容易被忽略。」黃尚志說,這就是爲何有些糖尿病患者腎病變發現時已是末期的原因之一,但是要早期發現也是有方法。
糖尿病患者須定期回診追蹤,黃尚志說,只要在常規檢查中,加驗尿素氮(BUN)、肌酸酐(Creatinine)及尿液,再算出腎絲球過濾率(eGFR)及有無蛋白尿,就能知道腎臟功能狀況,在勞工健檢、老人健檢,甚至學生健檢就能檢驗,即使自費檢測只需一百到兩百元。
黃尚志指出,政府已佈下天羅地網希望找出潛在的病人,若民衆檢查出現紅字,可先到健檢的單位回診,由基層醫師解讀健檢結果並進行衛教,只要民衆及醫療人員的健康識能提高,就能及早避免腎臟惡化。
糖尿病的控制不是隻有血糖,主要是防止併發症的發生,黃尚志表示,國健署正推動「糖尿病及初期慢性腎臟病照護整合方案」,若民衆進入整合方案,就可以接受定期監控。
由於很多慢性病是造成慢性腎臟病的共病,黃尚志指出,最新治療觀念推出「心、肝、腦、腎、糖」的共同照護,腎臟科也主動與其他科別合作,希望醫師們可以共同觀察病人腎臟功能的狀況,將疾病風險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