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美颱風這2天影響最劇、恐共伴效應…氣象署:北東風雨顯著 加強警戒

未來1周北部和東半部容易下雨,局部有可能出現大雨或豪雨。本報資料照片

未來1周北部和東半部容易下雨,局部有可能出現大雨或豪雨;中央氣象署預報員徐仲毅今天表示,特別是週四、週五除了東北季風影響,還有潭美臺風的外圍環流的作用,所以在東臺灣、基隆北海岸、大臺北地區的雨勢會比較明顯,週四、週五大臺北山區和基隆北海岸、宜花山區可能有豪雨以上等級的雨勢。

他說,沿海風浪大,留意強風和長浪;颱風雖然和臺灣有點距離,但是要注意風和雨的影響,風的影響在全臺的沿海和外島,雨的影響在北臺灣和東臺灣的部分,要特別注意、加強警戒。

潭美臺風是否會和東北季風產生共伴效應?徐仲毅說,共伴效應指的是東北季風南下的時候,如果在呂宋島到巴士海峽一帶有颱風通過的時候,東北季風和颱風外圍環流會產生輻合作用,加上地形的影響,容易在北臺灣和東臺灣有顯著的降雨,「這個颱風剛好有這個趨勢」。雖然共伴效應不見得發生在臺灣本地,但有這樣的可能。

徐仲毅表示,目前天氣最關注是兩個天氣系統,第一個是北側的高壓,今天會逐漸南下,所以今天下午臺灣附近的東北季風就會增強,天氣將有所轉變。

第二個要特別注意的是臺灣東南側,一直到菲律賓東方海面是一個大的低壓帶,裡面有兩個主要的熱帶系統,徐仲毅表示,一個是距離臺灣東南方1100公里海面上,今天凌晨2時生成今年第20號颱風潭美,預計將朝呂宋島北端,再進入海南島這一側。另一個是低壓帶更東邊的地方有一個熱帶擾動在發展,未來也會逐漸接近,留意它未來的發展和動態。

至於潭美臺風動態,徐仲毅表示,路徑未來向西北前進,到呂宋島北端之後,再向西往海南島,這樣的路徑機率比較高。在它移動的過程中,最靠近臺灣的時間點是週四和週五。從路徑潛勢預報來說,這樣的路徑趨勢上來看發佈警報的相對機率比較低,但是要特別提醒,雖然距離臺灣有點遠,但這個季節要注意的是,當伴隨東北季風和颱風路徑從呂宋島到巴士海峽之間通過,對臺灣的天氣影響會是比較大的,不論是風和雨的影響都相當大。

另外,徐仲毅表示,潭美臺風在通過臺灣附近的時候,強度是以輕度颱風上限的機率比較高。至於對臺灣的影響,從降雨趨勢可看到,今天下午東北季風就會增強,雨勢到明天會慢慢增加,特別是北臺灣和東臺灣,降雨會比今天來得明顯,特別是大臺北山區、宜蘭、花蓮降雨相對明顯,大臺北山區、基隆北海岸、宜蘭山區還有可能出現局部豪雨。

徐仲毅表示,到了週四和週五,除了東北季風影響之外,還有加上臺風外圍環流影響,所以下雨情況會變得更加明顯。北部、東半部、恆春半島這一帶,以及中南部山區是容易下雨的情況,特別要注意,這是東北季風加上臺風外圍環流的影響,所以大臺北、東半部容易有局部大雨或豪雨,在大臺北山區、基隆北海岸、宜花山區有可能局部豪雨等級以上的雨勢。

週六東北季風影響漸漸減少,但是徐仲毅表示,颱風外圍環流影響還在,所以大臺北和宜蘭可能還有局部大雨,花東還是可能局部豪雨,北部、南部地區和中部山區有局部下雨的機會。之後颱風影響逐漸減少,但是水氣還是多,北、東、南部地區和中部山區還是有下雨機會。

風力趨勢部分,徐仲毅表示,雖然颱風距離臺灣遙遠,但是風力影響相當大,今天起至週四、甚至到週五,都是風力逐漸增強的過程,臺灣沿海空曠地區、外島風力比較強,可以達到9級到11級,特別是澎湖、恆春半島、澎湖可能達到12級。沿海風浪也是比較大,且有長浪發生機會,沿海各地浪高可以達到3至5米,澎湖、恆春半島和蘭嶼可能達到6米以上浪高,非必要避免前往海邊活動。

溫度趨勢部分,徐仲毅表示,未來沒有明顯的冷空氣南下,今天開始會有一道東北季風增強,影響主要在北臺灣部分,中南部和花東影響相對小,影響時間點在週四之前,週五之後影響就會逐漸減小、溫度開始回升。北部大約22至24度,相對今天來說有小幅降幅。

徐仲毅表示,潭美臺風的特性,它是季風低壓帶的颱風,強度預估輕臺到輕臺上限,但是它的整個環流很大,再搭配東北季風南下,風力影響相當大。雖然颱風中心比較強的風速沒有到達臺灣,但是整個外圍風力相當大,全臺灣沿海空曠地區和外島要防9至11級強風,甚至局部可能達到12級以上。

徐仲毅說,要提防外圍環流和地形作用,甚至和東北季風也有作用,這時北東的雨要特別留意,包括宜蘭和花蓮山區,以及大臺北東側、基隆北海岸的山區,都要留意豪雨等級以上的可能,「共伴效應是有可能發生的,預計雨勢比較明顯的時間點在週四和週五這兩天」。

颱風影響期間降雨趨勢。圖/中央氣象署提供

1周溫度趨勢。圖/中央氣象署提供

風力趨勢。圖/中央氣象署提供

潭美臺風的各國路徑潛勢預報。圖/取自NCDR天氣與氣候監測網站

潭美臺風的氣象署路徑潛勢預報。圖/取自氣象署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