攤販翁講話「燒聲」只剩氣音 新型手術找回飽滿嗓音
馬偕紀念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系喉科主任謝麗君說明,單側聲帶麻痹患者可接受新型「可調式甲狀軟骨成形術」,找回飽滿嗓音。(王家瑜翻攝)
說話「燒聲」有救了!69歲王先生是市場攤販,4年前接受食道癌手術後,說話只剩下氣音,雖然接受玻尿酸注射治療,但效果有限,和客人對談都有困難,後來接受新型「可調式甲狀軟骨成形術」,經由術中及術後調整,終於找回飽滿的嗓音,每天唱卡拉OK也不成問題。
馬偕紀念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系喉科主任謝麗君表示,單側聲帶麻痹是常見的嗓音障礙,常見症狀如聲音沙啞、講話出現氣音、發聲特別吃力、音量減小,嚴重時還會伴隨吞嚥困難及嗆食,約3到4成發生在食道癌、甲狀腺、肺部、心臟手術後,另有2到3成原因不明。
謝麗君指出,針對單側聲帶麻痹,採取保守的「嗓音及行爲治療」,可能在3到12個月內自然恢復,但若是長久性發聲功能受到影響,可進一步選擇「聲帶注射手術」,注射玻尿酸或自體脂肪等物質,填補聲帶麻痹造成的空隙,但效果是暫時的,約半年到1年需再次注射;至於永久性單側聲帶麻痹者,可選擇持久度與穩定度較佳的「甲狀軟骨成形術」。
馬偕醫院率先亞洲與全球同步參加「可調式甲狀軟骨成形術」臨牀試驗。謝麗君說明,傳統的植入物需要醫師自行雕刻,高度仰賴醫師技術,且術後無法調整,而新型的植入物可在術中、術後調整,找回聲音的最佳狀態。該款醫材由臺灣醫師發明,目前已取得歐盟及我國醫材證。
該臨牀試驗在臺灣收案16名單側聲帶麻痹患者,年齡介於42歲到75歲,追蹤時間最長是3年2個月。69歲王先生是市場攤販,4年前接受食道癌手術,導致左側聲帶麻痹合併聲門閉鎖不全,經玻尿酸注射治療效果不如預期,後來接受新式手術,術後2年情況良好,聲音宏亮,還可以天天唱卡拉OK。
謝麗君說明,「可調式甲狀軟骨成形術」做法是在軟骨上開口、放入矽膠植入物,縮小聲帶縫隙;病患在手術過程中維持清醒並嘗試發聲,幫助醫師調整聲音,手術時間約2小時,當天就可以正常進食和講話。
謝麗君說,由於患者聲帶周邊組織會水腫,手術中可能覺得調整到最佳狀態,但聲帶組織逐漸消腫後,聲音可能沒有手術時這麼完美,可以透過超音波定位並注射生理食鹽水,持續調整植入物,以達到最滿意的聲音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