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豈有資格只備戰不避險
二○一六年民進黨執政後的兩岸關係急轉直下,二○一八年美中打響貿易戰後,中美對抗外加兩岸抗衡,一時間備戰、軍購、建軍等冷門國防議題在臺灣成爲顯學,從學術界至坊間,從民間到政府,幾乎所有的焦點皆放在臺灣如何備戰。
從中華民國的生存發展來論,當兩岸敵意一天不減,國軍勢必就得維持最低限度的備戰模式。但如今大陸解放軍早已非上個世紀的水平,解放軍從陸軍、海軍、空軍甚至火箭軍,從數量至規模,從性能至技術,幾乎有大幅度的成長,國軍雖在政府的努力支持下,戰力確實也有十足進步,只是面對假想敵的成長,國軍所面臨的壓力已非一九九五、九六年飛彈危機時的程度,目前臺灣所處的壓力,恰好爲軍方最辛苦的時刻。
國軍從備戰、採購、自制、調整役期、常態演習等方式着手強軍,但對於臺灣而言,若只論備戰的重要性,而忽略和對岸進行政治接觸,花費在建軍的成本恐會水漲船高。
假定下一任美國總統爲川普,在川普近期頻頻抱怨臺灣、稱要對臺灣收保護費與保險費之際,我國未來恐將花費更多資源於國防軍備之上,以臺灣社會當前還面臨包括高齡化、長照醫療、少子化等諸多問題時,未來還能在國防支出上有多大餘裕空間,令人質疑。
因此,與其花費所有精力於建軍備戰,政府不如嘗試與對岸建立更多的溝通管道,包括恢復兩岸旅遊常態化、歡迎更多的陸生來臺就學、甚至派遣密使前往大陸接觸,都是可行的方法。
另外,未來在建軍備戰的道路上,政府也須堅守中華民國的原則,不要輕易被美國當權者的一句話、一個政策而有所改變,畢竟美方仍優先從其自身利益出發,對於臺灣的財政負擔、社會議題往往視而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