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650萬人遭散光困擾 專家籲 「3要3步」正確矯正視力

全臺有千萬人近視、約650萬人受「散光」困擾。(李念庭攝)

衛福部統計,全臺有千萬人近視、約650萬人受「散光」所苦。眼科醫師提醒,散光多爲遺傳導致,會造成影像散亂、視力模糊,影響日常生活,建議民衆應及早配戴眼鏡或隱形眼鏡進行矯正,並應遵循「3要3步」原則,由專業驗光師進行配驗,個人化選擇合適的隱形眼鏡。

臺灣隱形眼鏡學會榮譽理事、馬偕紀念醫院眼科資深主治醫師鄭惠川說明,散光多爲先天遺傳,主要是光線入眼後無法聚焦,而造成影像散亂。若沒有適時矯正,恐增加民衆視力模糊、眼睛疲勞問題,甚至伴隨眩光疊影、頭痛肩頸痛等症狀,造成視力品質下降53~77%、夜間駕駛困難度增加66%、跌倒風險增加45%,衝擊日常生活。

鄭惠川表示,散光未矯正,可能對生活造成極大影響,如學生族閱讀速度變慢,造成整體課業成績下降;上班族可能工作效率變差、犯錯比例增加;運動族則容易因光線變化導致眼睛不適,尤其晚上光線下降、瞳孔放大,散光和疊影困擾加重,無法判斷距離及空間立體感,影響運動表現。

不少民衆常以爲散光症狀習慣就好,或自行配戴更深的近視度數,以爲可以解決散光問題。中山醫學大學視光學系副教授蕭清仁表示,尤其愛美的年輕人,常自行到藥妝通路購買喜歡的隱形眼鏡,反而增加用眼不適,出現痠痛、乾澀等問題,建議配戴隱形眼鏡前,仍要到眼科、專業視光通路驗光所,透過專業驗光師進行驗配。

蕭清仁建議,民衆散光超過50度,就應使用散光隱形眼鏡矯正。由於散光種類與度數衆多,應依照國際標準散光隱眼驗配步驟重點,根據個人用眼狀況、眼睛數據、配戴舒適度進行隱眼選擇。

中山醫學大學視光系主任孫涵瑛說明,散光大多與遺傳有關,較少是後天形成,先天散光的民衆後天沒有保養好眼部,則可能讓散光度數繼續加深,但通常不會加深太多。若散光度數一直變化、變深、甚至超過600度,則有可能是病理性疾病,應立即找眼科醫師諮詢、治療。

蕭清仁呼籲,謹記「3要3步」原則,購買隱眼前一定要進行專業驗光,釐清散光成因;要試戴以確認度數、舒適度、弧度、含水量;也要定期回診確認鏡片及視力狀態。並遵循「述」、「驗」、「選」三步驟,與驗光人員說明自身用眼狀況、病史、配戴經歷,檢驗眼睛狀態及相關數值,再依據處方選擇合適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