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壽號召企業加入 打造高齡友善環境

莊中慶表示,在高齡化及少子化下,企業也應思考65歲是否就應退休,應該這些有經驗且健康的長者,能對企業有更多貢獻,所以過去依勞保65歲退休的作法,應可再思考是否有新的作法。

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亦以錄影方式表示,人口高齡化是臺灣面臨的重大挑戰,需要各界共同合作,臺灣在2018年進入高齡社會,2025年就會進入超高齡社會,總統蔡英文非常在意全齡照護,尤其是長照2.0是其念茲在茲的重大政策,爲了照護需長照的人口,蔡英文上任時一年編列預算46億元,2022年已拉高到607億元,2023年則編列649億元,是史上新高。

同時2021年行政院修正高齡社會白皮書,訂出自主、自立、共融、永續四大原則,並制訂各行動策略,沈榮津表示,政府需要產官學及民衆共動推動落實,強化因應高齡化的基礎結構,促進銀髮產業創新,亦讓高齡者活得更快樂自主,而行政院的因應超高齡社會對策方案,將自2023年到2026年投入1,200億元預算,進行各項創新措施。

沈榮津亦表示,金管會亦因應高齡化,推出許多消費者保護措施,並鼓勵金融機構推出適合高齡社會的多元金融服務與商品,確保高齡者的財務及經濟生活無虞,建構高齡友善環境。

臺灣人壽策略長葉栢宏表示,人生三大風險就是活太久、病太長及沒有人照顧,因爲平均餘命延長,加上通膨問題,35年後準備的退休金可能只剩下一半,且可能在退休後要活更久。

其次是不健康餘命平均8.5年,若準備不夠,將沒有生病的權利;三是在高齡化、少子化趨勢下,若需要長期照護,恐無子女可依,但目前臺灣投保長照險的比率僅3.73%,將有很大的長照缺口。

葉栢宏建議,民衆一定要趁早準備好兩帳戶,一是健康帳戶,每天就健走15分鐘,降低14%死因,每天運動30分鐘,延壽四年,經常健檢,降低罹癌死亡率,第二就是退休金帳戶,趁年輕定期定額投資或設定人生目標,逐步降低投資風險,中年轉爲類全委保單,或最後保本的利變還本險或利變年金等。

而儲存兩大帳戶要慎選夥伴,壽險公司的外溢保單、投資型保單及利變保單等,可協助保戶培養運動、健檢習慣,可預存精準醫療及高端醫療的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