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美國廠問題連環爆 誰該負責善後?學者點名2大咖

臺積電美國廠移機典禮,美國總統拜登親自與會。(圖/路透社)

臺積電美國廠量產時間延後一年,董事長劉德音將主要原因歸咎於當地熟練的技術工人不足,導致生產延後,此言引發當地工會不滿公開回嗆,雙方衝突頻頻躍上媒體版面。學者認爲,臺積電美國廠象徵美國政府重新發展製造業的里程碑,因此,美國政府與亞利桑那州政府應極力協助臺積電解決各種疑難雜症。

早在劉德音談話前,臺積電美國廠遇到的建設困難,就已成爲外界關注焦點,劉德音6月在股東會公開提到美國缺乏技術熟練的工人,引爆工會的怒火,批評臺積電是想借此引進便宜的外籍勞工,偶後時不時有美國工人向媒體爆料臺積電的不是。

近日,衛報則引述知情人士與當地工人的看法指出,臺積電承包商組織混亂,指令不清缺乏效率,又欠缺美國職業安全法規的專業知識,應該要讓臺灣承包商離開,再次突顯臺積電到美國設新廠所遇到的適應難題。

對此,中央廣播電臺報導,臺經院產經資料庫研究員暨總監劉佩真認爲,美國政府與亞利桑那州地方政府有必要協助臺積電解決疑難雜症,最主要原因在於,臺積電美國廠是晶片法案的重要指標,如果臺積電能夠順利,對於美國吸引外資有加分作用。

事實上,針對美國廠與美國工人的議題,臺積電已經多次強調,包括美國工會成員與領導者在內,持續與所有建廠夥伴保持開放的溝通管道。即使調派臺灣人前往美國,只是暫時支援短期特定任務,不會影響當地1.2萬個工作機會,並持續優先考慮聘用當地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