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的呼救

(圖/本報系資料照)

臺積電前董事長劉德音日前指出,如果臺積電最先進的技術到美國生產,可能會賠上幾百億;他表示,「最先進的產品在臺灣製造,纔是雙贏。」這是劉德音首度提出先進技術在美生產的可怕後果。問題是,臺積電躲得掉嗎?

近日拜登政府趕在下臺前,覈准臺積電66億美元的補助,美國商務部強調,希望臺積電最新制程包括2奈米、A16要儘快赴美落地;商務部新聞稿還引用臺積電董事長魏哲家的說法指出,臺積電首度表示,將會加速說明美國的佈局。

臺積電還要承諾,超額利潤將依「分佔增值協議」與美國政府共享;臺積電在美國投資逾650億美元,美方補助其實僅佔1/10,且是依建廠進度分期撥款,條件之苛,臺積電恐怕是苦在心裡口難開。

日前,國發會主委劉鏡清證實,臺積電明年第一季董事會將移師美國,這個決定震撼產業,因爲這是臺積電成立37年來,首度在美國舉行經營決策的董事會。儘管有人認爲,臺積電美廠即將投產,在美國召開董事會,方便董事們實地考察新廠運作情形,但考慮到曾公開表示臺灣搶走美國晶片產業的川普,明顯對臺灣半導體產業不友善,不難想像,臺積電這項決定,恐怕也是向川普示好的政治決定。

從創辦人張忠謀曾表示,美國製造成本太高,也缺乏相關人才,直言赴美投資「昂貴、浪費又白忙一場」,到劉德音警告,先進製程到美國可能會大虧,臺積電不斷髮出各種呼救訊號。然而,「宰相有權能割地,孤臣無力可迴天」,說的正是眼睜睜看着臺積電一步步變成美積電,卻沒有任何作爲的民進黨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