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空戰 多起因偵察機出任務
F-84戰機。(摘自中華民國空軍網站)
一說起空軍,人們不免會先想起擔任保衛第一線防空的戰鬥機,或是擔任打擊敵方重要據點與目標的轟炸機、攻擊機;這些作戰單位當然很重要,但是在作戰之前,「掌握情報」則更爲優先,而且偵察機往往都是在沒攜帶武器的情況深入敵方空域,其危險性可想而知。簡述中華民國空軍歷年幾種著名的偵察機。
RF-84F:由美國共和航空所製作的F-84戰機,是最早期的噴射戰機之一,當時噴射戰機尚屬摸索階段,所以前後型的性能差異相當大,甚至外型都天差地別。F-84家族外型至少可分成3種,其中F-84A、F-84B、F-84C、F-84E和F-84G採用的是直線翼,型號稱爲「雷霆噴射」(Thunderjet),是F-84最多的一種。直線翼戰機具有易操作、短起飛距離的優點,但是飛行速度慢,性能完全比不過同時期的北美F-86軍刀戰機;於是共和公司積極開發後掠翼版本,其成果就是F-84F「雷霆條紋」(Thunderstreak),性能已經追近F-86軍刀機。
更換引擎,主翼改成後掠翼的F-84F 「雷霆條紋」戰機,性能已追近F-86軍刀機。(圖/WIKI)
第三種構型,是在研發後掠翼版的F-84F的過程中,共和公司的研發團隊,還設計了一種翼根進氣的版本,只是由於進氣量不足,推力損失,這個版本些沒有被戰鬥機採用。然而,如此佈置卻挪出了機鼻的空間,也就可以安裝偵察用的攝影機,於是就演化成RF-84F「雷霆閃光」(Thunderflash)偵察機。
RF-84「雷霆閃光」偵察機,將進氣口改至機翼根部,機鼻下的窗口是照相機。(圖/美國空軍)
中華民國空軍是在民國45年(1956)開始接收RF-84F,服役總數爲25架,正好趕上中共在福建的重大軍事動作。從民國46年(1957下半年),福州、漳州、龍田、晉江、惠安及崇安等地相繼興建機場,解放軍空軍也陸續換裝MiG-15、MiG-17戰機,顯然即將有重大軍事動作,我方研判可能對是金門、馬祖發動砲擊,也加快了對金門馬祖的防衛部署。這些重要的情資就是RF-84F偵察機所獲得的。中共也視這些偵察機爲眼中盯,總會派出戰機攔截,而國軍自然也要派出戰鬥機前往護航,事實上,臺海上空好幾次空戰,都是因偵察部隊執行偵照任務而引發的。
從民國45年(1956)至民國53(1964)年服役期間,RF-84F執行中國大陸沿海及深入內陸偵照任務,共計2283架次,蒐集情報卷夾共6190冊,涵蓋面積達5萬1000平方公里。然而,由於共機的攔截,以及飛機本身安全性不足,國軍總計折損10架RF-84F偵察機。
隨着中共防空部隊持續部署東南沿海,次音速的RF-84F偵察的危險性也就愈來愈高,也就需要飛行速度更快的飛機,也就是RF-101偵察機。
(更多精彩內容 請看翻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