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當局“去中國化”,臺北故宮文物陷險境
本報特約記者 陳立非民進黨當局自上臺以來,無時不刻不在大搞“去中國化”,而臺北故宮內象徵中華文明的文物,也被一些綠營人士視爲“眼中釘”。近年來,有關臺北故宮文物受損、建築“毀容”的新聞頻頻傳出。“翠玉白菜事件”,臺北故宮承認疏失臺北故宮去年與臺南市立美術館(南美館)合作舉辦“千載南逢:故宮國寶貯臺南”大展,展覽於今年3月10日落幕。據臺灣《聯合報》5月8日報道,“立委”黃健豪7日爆料稱,南美館日前在臉書上傳記錄展覽花絮的相關照片,其中一張爲兩館工作人員正在簽收移交臺北故宮“鎮館之寶”翠玉白菜(如右圖)。細看照片可以發現,南美館典藏人員竟直接在翠玉白菜旁簽收,翠玉白菜在毫無玻璃隔板保護的狀況下,與紙筆僅有不到3釐米的距離。黃健豪痛批,之前才發生過臺北故宮摔破文物碗的事件,結果現在又發生“翠玉白菜事件”,相關人員渾然不覺這種行爲可能對珍貴文物帶來危害。更誇張的是,還有清潔人員無故闖入庫房的情況,他要求臺北故宮對這些問題說明清楚,公佈監視器畫面。臺北故宮器物處處長吳曉筠7日辯解稱,該事件發生時翠玉白菜的展覽已經結束,臺北故宮和南美館典藏人員清點文物狀況沒問題後簽署報告書,“當時展場已進入撤展階段,展室已經清空,只有工作人員。從照片中可以看到,翠玉白菜周圍的三面保護玻璃還在”。不過吳曉筠承認,依照標準作業程序,典藏人員點檢確認文物狀況時應待文物撤離後再進行簽署。吳曉筠說,南美館負責簽署的典藏工作人員可能心急,就在擺放翠玉白菜的臺子上籤了報告書,“雙方確有疏失”,臺北故宮院長蕭宗煌已對業務主管及執行人員給予嚴正口頭告誡。5月1日,蕭宗煌還召開會議檢討布展與撤展流程,將明確的標準操作流程納入臺北故宮文物安全維護作業手冊,近期便會正式頒佈。南美館則聲稱,照片中的展臺空間其實非常充足,“距離3釐米”的說法有些誇張,15件借展的文物也都安全無虞地回到臺北故宮。有臺媒發現,相關照片已被南美館從臉書緊急撤下。“用人唯綠,視故宮文物如敝屣”“翠玉白菜事件”只是臺北故宮管理不善的一個縮影。臺北故宮博物院典藏近70萬件文物,近年陸續發生明清文物毀損和人員疏失事件。2022年10月,臺北故宮爆出3件國寶被摔破的醜聞:2021年2月3日,打開文物包時發現“明弘治款嬌黃綠彩雙龍小碗”破損;2022年4月7日打開文物包時又發現“清康熙款暗龍白裡小黃瓷碗”破損;同年5月19日整理文物時,工作人員不小心摔落,導致“清乾隆青花花卉盤”碎裂。2022年11月,在島內的強烈呼籲下,臺北故宮公佈了相關調查報告,但信息相當不完整,事發後也沒有留存視頻,僅提供畫面截圖。多名“立委”質疑臺北故宮暗地裡進行“狸貓換太子”的操作,趁機偷換文物。面對如此重大疏失,時任臺北故宮院長吳密察辯解稱,臺北故宮院內光是瓷器類文物,歷年來就有359件的修復記錄,其中破損成碎片的至少有250件,而破損的時間可以追溯到1973年。顯然是想借此拉國民黨下水。臺資深媒體人陳曦針對此案撰文稱,究竟是無心之過,還是有意爲之,或者有人效仿清末太監,趁亂倒賣文物,以假亂真?“各種可能,必須徹查,以期勿枉勿縱!”國民黨“立委”賴士葆在臉書發文稱,臺北故宮文物不只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更是人類文明的寶貴文化遺產,蔡當局以“仇中抗中的心態,用人唯綠,視故宮文物如敝屣”。“中廣”前董事長趙少康稱,故宮的文物在大陸時躲過抗日,歷經千辛萬苦,從北京到四川到南京再到臺灣,四處逃難奔波都沒有破損,吳密察當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沒幾年就破了3件,總價值高達25億元新臺幣,不但沒有保險,還隱瞞消息,不敢告訴民衆。他質問道,吳密察本身就是個“大臺獨”,蔡英文讓他管理臺北故宮究竟有何用意?不僅如此,臺北故宮還多次爆出醜聞。2023年3月,臺灣中時電子報披露稱,臺北故宮珍貴的10萬筆典藏高清圖檔外流,在網拍平臺被賤賣。有“立委”進一步透露,臺北故宮早在2022年6月就發現外流問題,但過了半年多才通報資安事件。2023年8月,有知情人士透露,臺北故宮南院一名賴姓助理研究員多次在家使用遠程打卡,不僅僞造出勤記錄,還曾擅用職務之便使用辦公室,讓閒雜人等隨意進出,罔顧館藏文物維安規定。臺資深媒體人甚至透露,曾私下聽說民進黨一些人帶來臺灣參觀的日本人到臺北故宮的庫藏去看文物,整個過程完全不符合程序。此外,據內部人士爆料,臺北故宮還發生過駐警擅離職守,翹班吸毒的案件。臺灣中時電子報發表社論稱,吳密察對故宮文化一知半解,故宮代表的中華傳統文化更非其所好,於是他秉承“去中國化”的意識形態對展覽內容多有干預。文章說,本來臺北故宮有許多專業素養非常好的專家,都是從1949年護送文物遷徙來臺的人員開始一路培養出來的,“但在吳密察的意識形態掛帥下,故宮的專業人員陸續離去,最後發生瓷器損毀等事件,只是博物館專業失能的一個併發症而已”。愛其價值連城,恨其中國色彩在文物的擴展以及內部整修問題上,臺北故宮也被頻頻質疑“去中國化”。據臺媒2022年11月報道,寄存在臺北故宮近一甲子的“蘭千山館”文物,因合約期滿,被臺北故宮以“庫房空間有限”爲由通知不續約,引起島內文化界關注。臺灣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秘書長段心儀當時撰文表示,放眼世界知名博物館,皆積極爭取重要藏品入駐。哪一家博物館會以名義上的細節問題刁難藏家,要求其取回寄存50多年的重要文物?今年4月,臺北故宮因正館大門擬增建玻璃亭再度引發爭議。據《聯合報》報道,臺北故宮在其修復規劃已遭“文資會”強勢否決後,又在3月舉行說明會仍堅持設立入口亭,並規劃二樓設咖啡廳。在臺北故宮任職32年的退休編纂宋後玲直批此舉“不中不西、不倫不類”,醜化臺北故宮,令其淪爲國際笑柄。臺灣《中國時報》稱,臺北故宮正館自1965年創建,幾經擴建仍維持原建築師黃寶瑜的設計,外觀呈中國宮殿式,並於2020年10月登記爲歷史建築。近年臺北故宮因正館展覽空間不足,先後提出“大故宮計劃”和“新故宮計劃”,令關心臺北故宮者大嘆“形同毀容”。有反對者表示,修復臺北故宮應以漏水及管線維修、結構補強爲要,然而臺北故宮提出的計劃卻要破壞原歷史建築羣的完整,“且修復後的主館展覽空間並未大幅增加,根本是以修復之名將建築外觀‘去中國化’”。臺灣退休大學教授林保淳撰文稱,民進黨當局不斷通過教科書的“去中國化”對年輕人進行洗腦,文化方面也是處心積慮地加以淡化處理。因此,他們對象徵中國傳統文化的臺北故宮博物院其實也是百般糾結,想要去之、移之、轉之,又不敢有太大的動作,只敢以一些小伎倆偷偷摸摸地進行。文章認爲,民進黨雖然一直以“去中國化”爲目標,但只要臺北故宮存在一天,其意圖就無法得逞。臺北故宮是全世界關注的焦點,他們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因此又恨又愛。愛的是臺北故宮的珍藏隨意拿出一件都價值連城,因此不願放手;恨的是臺北故宮鮮明的中國色彩對他們而言有如芒刺在背”。前臺北市文化局長謝小韞稱,臺北故宮在世界級博物館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數十年來多方協力保護,以及許多民間人士耗盡畢生的力量去維護所造就的,“其世界級地位和聲譽,不是任何一個博物館負責人、‘行政院長’或是政黨能輕易撼動的”。《中國時報》稱,臺北故宮最近風波不斷,“一個單純的博物館,如今何以成爲政治角力舞臺的主角?”相信老百姓眼睛雪亮都看得出來,“老百姓需要的是在保存、延續有歷史教育意義文物的專業的故宮,而不是專門擅長搞政治的故宮”。臺媒5月8日稱,最近幾波新公佈的“內閣”名單中遲遲未出現臺北故宮院長的人選,也引來外界對臺北故宮組織降級的揣測。臺灣聯合新聞網認爲,臺北故宮如今因爲修復計劃再度陷入政治角力戰。新任臺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馬上上任,臺北故宮明年即將迎來“百年慶”,“屆時如何定位臺北故宮,是賴清德的一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