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懷舊艋舺漫遊之旅,萬華一日遊景點大公開!
萬華,俗稱艋舺,因位處溪流交會處,水運條件優越,成爲早期商業貿易要地,也因此融合多元文化,成就如今獨特樣貌。不妨走逛舊時北臺灣製糖重鎮的糖廍文化園區、承載信仰和情感寄託的艋舺龍山寺,再信步至剝皮寮歷史街區,感受清朝街衢的在地故事,來一杯青草巷透心涼青草茶,驅走夏日的炎炎暑氣。
剝皮寮歷史街區保存質樸的紅磚牆及拱形騎樓,完整呈現清朝時期的街區樣貌。 圖/臺北畫刊提供
從蔗到糖的甘甜滋味 糖廍文化園區
清朝時期,在現今大理街附近盛行私人糖廍種蔗製糖;日本時期設立「臺北製糖株式會社」,是當時北臺灣第一座現代化製糖廠;隨着時代變遷,製糖業日漸式微,由臺糖公司接收後不久即停止製糖,轉爲倉儲使用,原址於2011年以「糖廍文化園區」名稱正式開幕。
戶外園區種植不同種類的甘蔗,透過說明牌的詳細介紹,可瞭解甘蔗相關知識,附近也展示當年運送甘蔗的鐵道五分車;進入室內展館,可以看到部分製糖器具等展覽史料,一窺過往製糖產業的繁盛時光;也可跟着製糖產業年表影音從黑白到彩色,瞭解甘蔗經採摘、榨汁、蒸發、提煉等繁雜步驟後,點石成金創造糖業出口輝煌史;此外,還有製糖機具多媒材拼圖、生產過程磁鐵問答等多元互動設施,能從各面向認識製糖歷史。
糖廍文化園區保留昔日的五分車等製糖產業軌跡。 圖/臺北畫刊提供
臺北第一名剎 艋舺龍山寺
艋舺龍山寺建於清乾隆3年(西元1738年),採用中國古典三進四合院之宮殿式建築,歷經不同時期的創建和修建,集結並融合閩南與臺灣傳統不同工種的建築精華,石雕窗有着繁複的精美石刻,陳述不同的人物故事,還有藻井、銅鑄龍柱等細節,體現寺廟的建築藝術。
遊客除可欣賞廟宇建築的精彩工藝,也可入內參拜,依個人需求向不同神明祈願,例如向觀世音菩薩祈求減輕病苦,或向月老祈求姻緣助脫單。此外,寺廟「擲筊」、「求籤」的常民文化,也吸引許多外國遊客前來體驗傳統信仰的神秘感。艋舺龍山寺如今不只是在地信仰中心,更是名聞遐邇的國際景點。
艋舺龍山寺的建築華美、細節精巧。 圖/臺北畫刊提供
時代更迭永流傳 剝皮寮歷史街區
循着蜿蜒曲折的路徑,兩旁可見質樸的紅磚牆、拱形騎樓配上雕花窗櫺,置身剝皮寮歷史街區,處處充滿古色古香的雅緻氛圍,彷彿穿越時空、回到百年前的歷史現場。
剝皮寮保存了清朝街屋樣貌和日本時代的「牌樓厝」,漫步其中,可以瀏覽屋宇裡展示的特展,瞭解在地發展歷史,或是仔細端詳圓柱、亭仔腳(騎樓)、露臺、立面裝飾等建築元素,見證不同時代刻畫的痕跡脈絡。此外,街區內還留有英式古典風的磚造建築、屋頂沿用閩南式木構造的牌樓厝等,值得細細品味。如今的剝皮寮歷史街區也透過藝文展覽、教育活動、影視協拍等多元方式,串聯當地特色,展現獨特的文化風貌。
舊時救命街 青草巷
在醫學尚不發達的時代,人們往往會到廟裡求「藥籤」或是打聽古傳偏方,以及用青草熬成湯汁來治病。過去爲因應民衆抓藥的需求,寺廟周邊經常藥草店、青草店林立,鄰近艋舺龍山寺的青草巷就此應運而生,當時還被稱爲「救命街」。
青草巷位於今西昌街224巷,短短不到一百公尺的巷弄裡,兩旁店家幾乎都是百年老店,門外擺放各式藥草,撲鼻正是一陣清香。熱情商家主動向來客解釋各種藥草的特性,即便現今入藥使用不多,因應夏日節氣選擇藥草入茶的大有人在,或是跌打損傷時用來外敷的草藥,也能在此尋獲。豔陽夏日,不妨來此買杯芳香的青草茶,絕對是最佳的天然消暑聖品。
來到底蘊深厚的萬華,除了感受文化氛圍,更要品嚐在地滋味,無論是到廣州街夜市或華西街夜市探索和嚐鮮,都能體驗傳承的老味道、創意的新滋味,爲旅程畫下滿足的句點。
位於西昌街的青草巷有各式養生藥材,吸引許多民衆前來購選。 圖/臺北畫刊提供
準備出發|有種文化底蘊是萬華
糖廍文化園區➡艋舺龍山寺➡新富市場(東三水街)美食➡剝皮寮歷史街區➡青草巷(西昌街)➡龍山文創基地➡廣州街夜市➡華西街夜市必比登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