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 / 藏身百年歷史水圳旁O型健行步道之【十八挖拐圳步道】
北投十八份的水圳步道風尾步道、和頂湖公車站頂湖社區和十八挖拐圳步道,所串連起來的這一段,地圖上呈現的是O型步道,中間加上東昇步道等三個步道,隱身在山坡上好走好看的景觀休閒健行步道!
在十八挖及十八份圳步道,可以欣賞梯田農耕景緻,以及遠眺大臺北盆地及紗帽山美景,2月初來訪時櫻花剛開了,搖身一變成漂亮的賞櫻步道。
三個步道都不長,有二個會合處,其中東昇和拐圳步道會合處,公車下車處附近頂湖福德宮,沿着廟後的另一條徑路,接至鼎筆橋和拐圳步道,而廟旁的老樹遮天蔽日,樹下乘涼野餐和話家常,令人心曠神怡。
另一個就在十八份水圳和拐圳步到會合處,漂亮民宅的後方櫻花林,平日開車來路邊停車很方便。
⬆︎頂湖公車站走進來東昇步道,3分鐘到了十八挖水圳入出口(另稱拐圳步道),順着再往下走進風景宜人的步道,早晨遊人如織的持續到來,是臺北近郊熱門的步道之一。路標上的二個名稱相似的標示,一個叫十八份水圳,又有一個名稱叫十八挖水圳,第一次來時,我是搞得迷迷糊糊的,對照地圖都走過一遍之後,清楚了方向和位置了。
⬆︎拐圳步道的終點也是起點,二條路分別的接上絕美短短賞櫻登山步道的東昇步道(也稱頂圳步道?),另一條走上百公尺就接上藏着神秘櫻花林的風尾步道,這片神秘花林在風尾和東昇步道都看得到的。
臺灣獼猴常常現身的拐圳步道
⬇︎圖中虛線的這條從頂湖社區涼亭站的頂湖公車站,下坡路段的拐圳步道,林蔭下的涼爽遮蔭幾乎是曬不到太陽,一路滿滿高大樹木,不時還會有臺灣獼猴排過來爬過去的,帶着食物爬上高高樹上吃起來,這一天就看到了七~八隻,好可愛!(可不能給他們餵食,否則大遭殃的引來大禍)
我在初次到訪時,還真沒弄清楚這三個步道的範圍,之後再訪,用了三個半天全走過一遍,現在很輕鬆的可以走完全程,這是泉源裡中規劃完善輕鬆好走的「親山樂水O型步道」。
沿途不僅有林木扶疏,幾乎是照不到太陽,春天還有櫻花可以觀賞,更可以居高臨下的遠望山下的關渡平原和遠方觀音山,而全程也幾乎是繞着近距離的欣賞圓頂狀紗帽山之美,沿着水圳的步道,急流的水聲是大自然給我們的絕美音樂,美極了!
⬇︎拐圳步道
⬇︎拐圳步道
⬇︎拐圳步道
⬇樂山平臺前,有一片櫻花林。
拐圳步道里有四個類似這樣的休憩賞景的平臺,三五好友同遊,舒服的喝喝水,吃吃帶來的點心餐盒聊天,置身超自然濃濃芬多精的森林裡,暢快喜樂!
叉路口的位置,一條往拐圳步道另一條就是往十八份水圳的東昇步道入口,漂亮會合處,也就是網路傳翻的豪宅般地民宅緊鄰着櫻花林,櫻花林裡有個小池塘,當櫻花飄落池中,隨波逐流般的在池中無定所,最後都集中在池塘角落旁,自成別有一番美色的風景!
走過一遍的才真正的搞懂了,我在來之前多次從google 地圖上看,似乎不是那麼容易一次完成的步道,所謂知難行易,在我正好是用在這O型步道的初次探索的經驗,輕鬆走完。現在是半日遊的輕鬆踏青健行的行程,也可以說是全年齡都適合的樂山樂水的親子步道,健行中還能對維護自然生態的優質環境做寓教於樂的互動分享,城市裡超棒的健走步道。
至於「十八份」和「十八挖」,Tony自然人文
旅記,詳細的記述着「十八份」和「十八挖圳」的不同~
原來「十八份」和「十八挖圳」是北投的十八份地區所擁有的二條百年曆史水圳,名稱相同的都是以「十八」命名,意義卻不同的;十八份指的是地名,而十八挖則是形容詞,形容水圳彎來彎去,有如九彎十八拐。
「挖」(wa)的諧音與「彎」(uan)相似,「十八挖」,是指「十八彎」、「十八拐」, 都是形容水圳彎曲多拐。拐圳步道沿着十八挖圳而行,因此得名。步道入口位於十八份產業道路里程0.6K處,步道入口旁有幾棵榕樹, 枝葉相連,形成濃蔭,其旁有一條水量充沛、水流清澈的水圳,就是十八挖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