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版PPI 5日首度公佈
主計總處將於5日(週五)公佈元月物價,鑑於主要國家早已編制生產者物價指數(PPI),而我國仍沒有這項統計,爲與國際接軌,主計總處將在本次統計發佈時,首度公佈元月PPI。
長期以來,外界觀察臺灣有沒有通膨、通縮就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而要觀察廠商出廠價格就觀察躉售物價指數(WPI)。事實上,WPI既反映出廠價格,也反映進貨成本,在解釋上不是很明確。
因爲WPI系綜合出口物價、進口物價及國產內銷價格三者而成,使得這項物價指數有點尷尬,由於這個雙面性,無從判斷是成本提高還是售價上揚,長期以來主計處一直想編PPI以取代WPI來解決這個困境,但礙於《營利事業資產重估辦法》、《基本工資審議》等法規皆與WPI連動,使得這項計劃一拖就是二十年。
主計總處在經過多次評估後,決定既保留WPI,又新編PPI,讓兩項物價指數同時並存一段期間,因此本次元月將首度公佈PPI,以讓外界瞭解廠商出廠價格的情況。
由於是首度公佈,沒有前一年資料,未來11個月只能公佈PPI的月增率而沒有年增率。
PPI是衡量國產品的出廠價格(包括內銷與出口),非僅與WPI統計的範圍不同,由於是衡量「本國廠商」的出廠價格,因此貿易商、復出口報價均不在統計之列。
過去主計總處曾試編PPI與WPI比較,以2018年11月與2017年12月比較,PPI漲2.1%,WPI漲1.9%,PPI裡的電子零組件、傢俱及裝設品分別漲了1.3%、3.8%,而WPI這兩類漲幅分別爲0.2%、5.8%,有明顯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