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動遷安置小區集體“換新顏”
近日,記者從市住建局瞭解到,今年一項重點民生項目動遷安置小區環境整治專項提升工作已按期完成並取得顯著成效。蘇州自今年4月起全面開展全市1205個動遷安置小區環境整治提升工作,整治提升後不僅小區環境煥然一新,居民生活質量也得到了大幅提高。從基礎設施完善到安全隱患排除,從便民服務提升到長效保障機制建立,蘇州用實際行動將居民的“生活願景”變現爲“幸福圖景”。
實效已現 居民滿意度超95%
“看看我們的微果園,種植了包括櫻桃樹、杏樹、無花果樹、石榴樹等在內的14個品種。”在姑蘇區錦荷苑,居民們如數家珍,雖然已入深秋,但是小區依然綠木蔥蘢。小區物業負責人告訴記者,這得益於今年蘇州市動遷安置小區環境整治提升工作,讓錦荷苑的煥然一新盡收眼前。
據市住建局介紹,今年在全市開展的動遷安置小區環境整治專項提升工作,目前已進入長效鞏固階段。第一輪羣衆滿意度調查全部結束,滿意率超過95%。
在電動自行車方面,新增充電頭7.52萬個,已超額完成,完成率106.87%;改造提升充電頭2.38萬個,可使用總計56.9萬個(車輛充電配比1:3.1);
在老舊電梯方面,使用超過15年的434臺電梯全部完成評估,修理412臺、更新22臺。在31個安置小區開展既有多層住宅增設電梯159臺,已建成3臺,正在施工40臺。
積極探索 涌現多項創新經驗
今年4月份以來,專項行動全面摸清動遷安置小區底數和現狀,從安全管理能力、基礎設施功能、環境衛生整治、基層治理融合等方面形成了六項重點任務,包括補齊安全設施短板、完善基礎設施功能、提升便民服務水平、開展環境衛生清理、提升物業管理水平、落實長效保障機制等。
環境整治,重中之重是“安全”。在張家港南豐鎮鋼村嘉園,居民代表劉先生告訴記者,整治提升後的小區裡,到處都是滿滿的“安全感”。小區規劃新建43處非機動車地面車棚並安裝充電裝置492個,還安裝電梯安防系統,精準識別電動自行車入梯,有效防範“上樓隱患”,保障居民安全。此外還排查了小區內所有防火門設施,更換防火門近200面。“有些多年的安全隱患,在今年的專項整治提升中都得到了解決,不僅減少了危險,還減少了不少鄰里矛盾。”劉先生說。
服務提升,科技賦能小區物業管理。吳中區木瀆鎮的玉景花園就“頗有心得”。通過安裝智能梯控和使用“智慧物業”平臺,實現小區遠程監控、高空拋物抓拍等全要素、智慧化安全防護。物業負責人表示,運用“智慧物業”平臺降低人力成本,實行工程維保“即修即補”,可以避免“小事拖大、費用增大”。目前,玉景花園的收入實現覆蓋小區物業管理支出、各類維修費用的60%以上,基本形成了自我活血機制。
除此以外,蘇州還探索了張家港愛心驛站、太倉智慧充電平臺、崑山智解小區停車難、吳江分類分級電梯管理、姑蘇區“物社聯動”等30餘項工作經驗,形成了20個整治小區的典型案例,打造了一批緊扣居民需求的民生服務項目。
長效保障 動員多方力量參與
小區環境變好了,安全隱患減少了,基礎設施提升了,不少居民們在欣喜的同時,也更希望這份“心安”能夠長久。蘇州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蘇州堅持建管並舉,落實長效保障,加大改革試點探索力度,逐步形成動遷安置小區自我造血的良性循環。
同時,還動員更多力量參與其中,用更多力量幫助居民們長效監督。吳江區將村裡的“熟人”與新市民融合爲小區管理合夥人,建立一支163人的自治隊伍,涵蓋財務、法律、工程等多方面骨幹。吳中區實施街道社區領辦,撬動小區青年力量積極參與。住建系統成立“紅釘”青年突擊隊,45名青年同志組建“小區體檢師”暗訪隊伍,姑蘇區推動社區工作者、社區民警、家庭醫生、城市體檢師等7支隊伍力量下沉,打通服務羣衆最後一米。
“我們還推動城市管理服務向小區延伸,鼓勵市場化優質物業企業積極參與動遷安置小區物業管理,按照一街道一工作方案、一小區一實施方案因地制宜形成長效保障方案。”蘇州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小區環境整治提升工作,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將繼續以創新思路抓長效,提升全市動遷安置小區長效管理“造血”功能,爲市民打造更多的“幸福新場景”。(蘇報融媒記者 王安琪)
編輯:錢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