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溪、抓魚、種稻...臺中偏鄉溪尾國小學生數逆勢倍增 小黃公車更便利

臺中市交通局說,專爲偏鄉服務的25路小黃公車行駛捷運九德站到溪尾國小間,是第一條可抵達捷運站的公車,圖/讀者提供

臺中市烏日區溪尾國小6年前僅有21名學生,但在校長沈翠蓮到任後,善用偏鄉優勢,讓學生接觸大自然,進行沉浸式體驗,還讓一至六年級混齡教學,打破每班人數太少而缺乏競爭的問題,反而吸引都市家長帶着小孩前往,學生人數已倍增至58人;市府「小黃公車」今年1月起也加入,解決交通問題,更讓外界看到偏鄉小學的優勢。

沈翠蓮說,該校位處臺中和彰化交界的烏溪旁,雖然對一般人來說是偏鄉,但有天然的環境,因此學校就開發出特殊課程,讓小朋友溯溪、抓魚,甚至還可以體驗種植「鴨間稻」,因此有家長認爲能讓小孩接觸大自然,而不僅是關在教室裡學,是「玩真的」。

因爲學生人數少,曾有1班僅有2人,缺乏同儕間的競爭,也太寂寞。因此,校方設計特別的教材,改採混齡、分組教學,讓58名學生都在同一個班上,不僅學生間像是兄弟姊妹般的互動增多,感情、學習也都更好。

她說,有的家長知道溪尾國小有這樣特殊的教學環境,紛從市區轉學來讀,因此58名學生裡有44人都是學區外的學生,有的是家長接送,有的則共同搭計程車分擔車資,但自從有了小黃公車之後,帶給師生極大的便利,也讓上班、就學更爲方便。

沈翠蓮說,只要善用學校環境優勢制定課程,能讓大家瞭解偏鄉小學也有其優勢,有了小黃公車又解決了交通問題,偏鄉小學未來可能反而會是家長和學生想要就讀的選擇。

她也感謝教育局和許多家長、校友的協助,讓學園更爲美侖美奐。像是一位畢業校友就以地緣上的烏溪、貓羅溪發想,在校內物立面打造象徵兩條流經鄉土之河匯流的鐵件藝術,讓校園充滿了藝術氣息。

交通局說,當地原本沒有公車,專爲偏鄉服務的25路小黃公車上路後,比臺中市10公里免費、超出10公里最多10元的「雙十公車」還優惠,而是全程免費。該路線行駛捷運九德站到溪尾國小間,是第一條可達捷運站的公車,在地方利用率高,也受到歡迎。上午6時50分開出第一班,原本只有一輛搭載老師、學生4位乘客,現在增爲8位師生,必須出動兩輛小黃公車前往。

臺中市烏日區溪尾國小校長沈翠蓮。圖/讀者提供

臺中市烏日區溪尾國小師生體驗在校園裡種稻。圖/讀者提供

臺中市烏日區溪尾國小校園美侖美奐,圖爲學校園書館。圖/讀者提供

臺中市烏日區溪尾國小校園美侖美奐。圖/讀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