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板塊指數年內腰斬 盲目“炒差”漸行漸遠

證券時報記者 胡華雄

近段時間以來,ST類股票(含ST股和*ST股)連續大幅下挫,下跌時間之長,跌勢之劇烈,引起市場廣泛關注。

以表徵ST類股票走勢的萬得ST板塊指數爲例,記者發現,該指數自今年3月下旬以來開啓新一輪深幅下挫,其間累計最大跌幅已超過40%,年內該指數則較高位“腰斬”。從ST類板塊具體個股走勢來看,跌勢更爲觸目驚心。數據顯示,近期ST長康、ST愛康、*ST超華、ST富通、*ST中潤等多隻ST類股票已連續29個交易日跌停。總體來看,近期ST類股票正經歷近幾年最猛烈的一波下跌,且跌勢暫未見到明顯的終止信號。

ST類股票連續大幅下跌的背景是,資本市場新“國九條”出爐,明確提出加大退市監管力度,深化退市制度改革,加快形成應退盡退、及時出清的常態化退市格局。另外,在2023年年報披露後,上市公司密集被實施風險警示或被強制退市,不少退市公司在退市之前,本身就是ST類公司的一員。在多重因素影響疊加之下,ST類股票被投資者“用腳投票”,遭遇市場集中連續拋售。

那麼,ST類股票會一直跌下去嗎?要回答這個問題,可以對ST類股票的歷史走勢作一個簡單回顧。實際上,歷史上ST類股票走勢受到政策環境、市場大勢等多種因素影響,曾經歷多輪起伏,並非一成不變。在連續大跌之後,ST類股票也常迎來反彈,歷史上也曾有不少“高光”時刻,比如2021年萬得ST板塊指數年度漲幅就接近六成。此外,一些ST類股票在“摘星脫帽”之後股價一飛沖天的情形也常出現。

公司經營情況和業績表現是影響公司股票價格的基本面因素,很大程度上也是最核心的因素。ST類公司雖然整體基本面較差,但不排除一些公司存在改善經營和管理的可能性,不少公司也沒有差到不可挽救的程度,這意味着市場可能出現局部或者階段性“錯殺”的可能性。因此,一些被“錯殺”的ST類股票隨時存在反彈的可能性,從而帶動板塊整體止跌回穩。

總的來看,隨着制度的優化,市場的優勝劣汰機制近年來逐漸加強,大範圍盲目“炒差”時代恐怕已一去不復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