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F僅用來取代燃料、沒發電 環境部:沒「漂綠」問題

環境部今日召開SRF體檢記者會。記者胡順惠/攝影

桃園科工園區三家SRF發電廠敗部復活,讓當地居民炸鍋,也被外界質疑燃燒有毒廢棄物是「假綠能」。環境部27日公佈全臺66家SRF廠體檢報告,強調臺灣的SRF廠都是拿來作爲燃料取代煤炭,沒有用來發電,沒有「漂綠」的問題。

環境部公佈全臺66家SRF體檢報告,資源循環署署長賴瑩瑩表示,全臺66家體檢結果,其中48家爲製造廠、18家爲使用廠,產量成長五倍,其中製造廠有52至70%符合標準、30至48%待加強,使用廠則是九成以上符合標準,僅6%待加強。

經過體檢審查後,共有14家未符合標準廠商將離開市場,而外界最擔憂的戴奧辛排放問題,也在使用厂部分查到4家違規排放,環境部次長沈志修透露,其中有一家廠商是地方環保局稽查結果,環開罰96萬元,要求限期改善後通過,另外三家則是透過研究方式進行,因此並沒有開罰,未來業者都必須符合0.1排放值,環境部與地方環保局會持續監督。

環境部部長致詞時強調「絕不會使用國外垃圾」,但究竟如何把關,賴瑩瑩表示,進場紀錄都要上網申報,還會裝設CCTV監控進料來源。

沈志修指出,把SRF拿來當作燃料使用非臺灣首創,德國也有30年曆史,只要前面做好燃料品質要求、把關好後面使用端排放標準管控,就能把過去的垃圾變成燃料。

沈志修說,目前適合燃燒的一般事業廢棄物,進入大型焚化爐有180萬噸,導致排擠家戶垃圾,也演變成許有很多垃圾山,所以希望將這180萬噸引流出來,經過處理後將是燃料,可以取代燃煤使用。

至於SRF是否能視爲綠能?彭啓明表示,歐洲是當成產業,也沒當成綠能,頂多當成再生能源,目前臺灣的SRF廠都是拿來取代煤炭,是用來當燃料,沒有特別拿來做發電;沈志修也強調,固體再生燃料絕對不是綠能,沒有「漂綠」的問題,最終還是希望從源頭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