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產品發行遇冷 各方合力謀劃長久之計

今年以來,A股市場表現不盡如人意,市場一度呈現出明顯的階段性存量博弈乃至減量博弈特徵,私募產品發行遭遇“週期性冰點”。

如何從私募產品發行、銷售角度,謀劃出符合行業各方利益的長久之計?近期,中國證券報記者進行了深度調研,整體來看,投教引導、穩健使用衍生品工具以更好平滑產品淨值、進一步推動各類股票策略產品的策略創新,成爲了私募業內建議破解產品發行週期性波動“迷局”的三大關鍵。

左側發行效果平平

“就今年股票策略私募產品的發行認購情況來看,市場是超預期的冷,特別是股票主觀多頭策略的發行曲線,除了開年兩個月有過一波小高潮,全年幾乎是一路向下,11月、12月更進一步下探。”上海某頭部券商渠道人士在談到今年證券私募產品的發行情況時,如此概括說。該渠道人士介紹,儘管全年量化指增和DMA等中性策略相對受到更多投資者歡迎,但從該機構及同業交流的信息來看,私募行業在A股全年持續震盪調整市況中的發行基調“共此涼熱”,並沒有隨着指數的回落探底而迎來更多長線抄底資金的左側佈局,產品發行、持營的局部亮點也更多是跟隨着“賺錢效應的指揮棒”順流而動,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今年逐步受到投資者認可、收益率異軍突起的量化DMA、小市值指增等“非主流量化策略”。

來自中基協及第三方機構的數據更加直觀地顯示出了私募市場的寒意。中基協數據顯示,截至11月末,年內私募證券產品共計備案15253只,較去年同期的22371只,降幅達31.82%。私募排排網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1月末,在今年前11個月備案的15253只私募證券產品中,股票策略產品有9174只,佔比達到60.10%,這意味着今年來備案的產品中六成以上均爲股票策略產品。

此外,第三方機構的監測還顯示,由於今年來單一資產波動風險較大,多資產策略受到了投資者追捧,同期備案的多資產策略產品有2384只,佔到今年來備案產品總量的15.60%。而期貨及衍生品策略由於與股市相關性低,今年也受到了投資者歡迎,同期共有1547只期貨及衍生品策略產品備案,佔比達到10.10%。

在量化私募產品的具體發行方面,知名量化私募蒙璽投資稱,2023年以來,受市場行情等因素綜合影響,量化私募產品發行情況波動較大;上半年量化產品發行熱度較高,下半年在市場進一步震盪調整的同時,行業發行情況逐漸降溫,年底則有所反彈。從產品類型來看,全年發行主要以量化多頭產品爲主,部分市場中性策略也相對較多。在量化指增策略中,隨着小微盤股的持續走強,中小市值指增產品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這種情況也與近期小微盤股持續走強的行情不無關聯。

引導投資者理性應對市場波動

對於前述私募產品臨近年終之際的盤點,格上財富投研總監付饒給出了來自第三方銷售機構的側面解讀。付饒說:“在今年的市場大環境下,投資者情緒整體比較冷,風險偏好偏低,特別是隨着股票市場賺錢效應減少,投資者更多傾向於投資於穩健類產品、有賺錢機會的產品。”進一步從擇時的角度來看,付饒認爲,當前股票市場處於低位,下行空間不大,隨着未來經濟復甦,在當下投資於股票資產的性價反而比較高。投資者完全可以考慮逢低建倉或者以定投的形式,進一步加大對股票資產的配置。

另外,長期以來私募市場乃至整個基金市場始終存在着“熱時狂熱、冷時更冷”的週期性高峰與低谷,這直接導致在市場更蘊含長期投資機會時,新產品的發行反而少人問津。

萬豐友方副總經理陳益和稱,“好做不好發、好發不好做”可謂是偏股型、股票策略類基金產品發行的“魔咒”,投資者的入市熱情往往在行情高漲時被點燃,在市場遇冷風險釋放時則選擇撤出。今年乃至近兩年股票私募產品發行數據持續走低,整體反映了投資者情緒的持續低迷。從過往的經驗來看,選擇在股市整體估值相對便宜、長期勝率偏高的情況下發行權益新產品,基於對行業和產業的研究,選擇具備長期成長邏輯的投資方向,既有利於產品的健康持續運營,也能夠對投資者形成一定的保護。

從投教引導和對投資者情緒的疏導角度來看,資產管理“不在朝夕之贏,而在長久之興”。“投資者入市必然會面臨淨值波動,但波動本身不是風險,永久性的損失纔是風險。我們始終建議投資者從自身實際出發,用長期的理念和規劃來安排資產配置。”陳益和進一步表示。

在股票市場、資管行業處於週期性低谷時,私募管理人、渠道機構、投顧等如何更好引導投資者更好地在市場和行業的低點介入?蒙璽投資相關負責人進一步表示,至少有三方面值得重點關注。

第一,強調多元化投資,提倡投資組合多樣化,分散風險。具體而言,可以引導客戶在不同資產類別或行業之間分配資金,以降低特定風險對整體投資組合的影響。例如,對於量化類的基金產品而言,如果私募投資者追求“穩穩的收益”,可以配置市場中性產品;如果投資者有一定抗風險能力,想要更高的超額收益,則可以配置指數增強類產品。

第二,強調長期主義投資理念。通過強調長期投資的重要性,教育和引導客戶不要被短期波動影響投資決策,而是關注長期價值,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讓投資者避免短期衝動的投資決策,避免盲目跟風或情緒化操作。

第三,注重風險管理和止損策略。提醒投資者風險管理的重要性,設定適當止損點,避免情緒化交易和損失擴大。整體而言,該機構認爲,在行情低谷時,私募機構、渠道機構引導投資者左側進場,需要綜合考慮市場情況、客戶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目標,以專業的投資知識和技巧幫助投資者理性應對市場波動。

推動私募產品策略創新

值得注意的是,在近期的調研採訪中,業內人士屢屢提及衍生品工具使用及策略創新對於私募產品淨值穩定、產品差異性競爭力的建設性提議。

上海某百億級主觀多頭私募金工研究員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私募管理人開始運用衍生品風險的風險管理功能去平滑產品淨值並降低組合波動,以提升投資者的持有體驗。例如,在市場有較大下行風險時,選擇股指期貨作爲對衝工具,可以迅速降低市場風險,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避免了大量賣出股票帶來的流動性問題。同時,面對市場關注的資產收益率持續下行的問題,衍生品也能提供相應解決方案,拓展基金組合的收益來源。而跨境收益互換能讓管理人直接參與境外其它市場的標的購買。另外,雪球期權作爲以波動率定價收益的資產,也可以讓管理人在市場震盪或者下行中賺到資產波動的收益。當前,投資人整體風險偏好下行,對收益確定性的要求越來越高。各類衍生品工具的應用,能有效提升產品的風險收益比,讓各類股票策略私募產品更好貼合客戶需求。

作爲從期貨行業進入私募機構的基金經理,涌津投資創始人謝小勇以該機構過往幾年的產品策略迭代爲例表示,從過去三年多的運作情況來看,指數期權、個股期權、雪球等衍生品工具,對於公司偏主觀多頭的私募產品保險作用十分突出,不僅大大平滑了公司產品淨值曲線的波動率,也顯著提升了投資者的持有體驗。

“從最近幾年的情況來看,傳統或者說是經典的純主觀多頭策略,在市場的寬幅波動中往往比較被動,甚至直白一點說,這部分管理人在一定程度上沒有跟上時代的變化。”謝小勇稱。在他看來,商場如戰場,在戰場中,比拼的一大關鍵就是“武器工具”,股票市場也是同樣。

從私募產品策略創新角度,排排網財富管理合夥人夏盛尹分析,對比海外歐美成熟市場,私募基金產品策略創新將能夠爲投資者提供更多的選擇。當私募產品能夠提供獨特的策略或投資方法時,通常能夠吸引更多的資金流入,對於私募管理人和A股市場也將帶來“雙贏”。

對於私募產品的創新落地,一些私募機構也有進一步的深度思考。蒙璽投資相關負責人表示,在許多情況下,豐富多樣的策略可以吸引更廣泛的投資者羣體,提供更多投資選擇,並能夠更好地適應不同市場環境和投資者需求。就國內股票相關策略的私募產品而言,在策略創新方面可能會面臨一些內外部難點。對於私募管理人自身而言,首先要做好風控與創新的平衡。新策略可能伴隨着未知的風險,管理人需要在創新與風險控制之間找到平衡點。其次,要在研發人才和技術支持上有充分的準備。從外部難點來看,私募機構要關注和了解相關限制與規範。渠道機構也需要提供足夠的教育和培訓,幫助投資者更好理解和接受新策略。該私募人士同時強調:“要解決這些難點,管理人需要與渠道機構等方面合作,加強溝通、協作與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