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向開放不斷深化 外資機構持續看好中國資本市場
證券時報記者 程丹
臨近年末,不少外資機構發佈了2025年投資策略。外資機構普遍認爲,9月底以來的一系列增量政策正在逐步發揮效應,爲中國經濟穩定增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同時金融市場互聯互通不斷加深,合格境外投資者制度持續優化,也讓境外投資者對中國投資興趣持續上升。
高盛、瑞銀、摩根資產管理等多家外資機構持續看好中國資本市場後市表現。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表示,監管部門對外資的友好程度不斷提升,海外的長線資本、外國投資者對中國的關注程度也在向着積極的方向發展,隨着改革協調發力,相信中國經濟和市場信心將持續企穩回升。
中國市場吸引力強
截至目前,高盛、貝萊德、瑞銀等外資機構的2025年投資策略紛紛出爐。機構普遍認爲,企穩復甦的經濟基本面將爲A股市場的上漲提供支撐,增量資金有望持續涌入。
高盛預計,明年明晟(MSCI)中國指數和滬深300指數將分別上漲15%和13%。2024年一系列政策出臺推動A股估值向上重估,2025年則需要政策落實來提振企業盈利增長和股市走高。政策驅動的資金流入可能在明年加速,企業、境內個人投資者、南向資金等可能加大股市持倉。因此,高盛維持超配中國資產的投資建議。
和高盛觀點一致的還有貝萊德,該機構在“2025年全球投資展望”中表示對中國股市觀點爲“戰術性超配”,並提出中國股市相對於發達市場,更具有估值吸引力。
瑞銀證券中國股票策略分析師孟磊表示,政策刺激與個人投資者資金淨流入是支撐明年A股市場表現的主要因素,預計2025年MSCI中國指數上漲約5%。更爲積極的財政政策和房地產市場企穩將是重要的催化劑,更多“耐心資本”入市有望擡升市場的估值中樞。
“對中國股票未來12個月發展持樂觀態度。隨着企業基本面改善,或將推動盈利預測向上修正,從而增強投資者信心。”景順中國內地及香港地區首席投資總監馬磊指出,2025年中國企業有望通過積極主動回購股票和改善公司治理來提高股東回報,這有利於吸引更多資金進入中國股市。
施羅德投資在“2025年全球股市展望”中表示,中國股市現在有了更強有力的政策支撐,政策可能會進一步推動市場走強,並且當前的市場位置相對有利——外國投資者仍未充分配置中國市場,國內投資者持有的現金餘額較高。
雙向開放加速推進
外資機構對中國市場的看好,短期離不開近期一系列增量政策的刺激,長期則和金融市場多年來高水平制度型開放加速推進有關。
在資本市場方面,“迎進來”和“走出去”多年來齊步推進。數據顯示,截至11月底,富達等25家外資控股或全資證券基金期貨公司相繼在國內獲批,花旗銀行等5家外資銀行在華子行獲得基金託管資格,橋水等35家外商獨資或合資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在中國基金業協會備案。同時,A股納入MSCI、富時羅素、標普道瓊斯等國際指數的比例不斷提升;中日、中新、深港、滬港ETF互通相繼開通並運行,已合計推出24只ETF互通產品等。
境外上市數量和規模也在備案制度的完善下持續增加。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底,今年已有約50家中國企業登陸美股市場,超過去年同期的31家;40家企業赴港上市,超過去年同期的34家,且後備企業不斷擴容。
外資投資A股市場渠道、範圍進一步拓寬。《外國投資者對上市公司戰略投資管理辦法》近日發佈,從五方面降低投資門檻,進一步拓寬外資投資證券市場渠道,發揮戰略投資渠道引資潛力,鼓勵外資開展長期投資、價值投資。
申萬宏源研究所政策研究室主任龔芳表示,資本市場通過額度放開、牌照放開直至市場制度規則與境外通行慣例相接軌,讓外資不僅願意來,也爲其在中國本土的業務拓展及投資創造更便利化的條件,切實提升外資機構的投資獲得感。
後續改革舉措值得期待
在現有政策法規的基礎上,外資在華投資展業將迎來更多支持舉措。
證監會機構司司長申兵近日表示,證監會堅定不移推進市場機構產品的雙向開放,不斷優化穩定、透明、可預期的投資環境,提升A股投資價值。
具體來看,證監會會同商務部明確了主權基金通過QFII渠道投資的稅收優惠落地操作性指引,正在制定修訂短線交易規則、程序化交易規則,並且也在研究允許對境外優質銀行在華分行子行申請個人養老金投資業務方面的指標合併計算、積極研究證券行業正面清單等,以法治的方式消除外資參與市場面臨的不確定性。
中信證券總經理鄒迎光表示,無論是“要出國”的中國企業,還是“來中國”的境外投資者,雙向跨境投融資的需求是非常強勁的,中長期來看,我國宏觀證券化率水平還在加速提升,中資企業的國際化程度還會持續增強,我國資本市場的對外開放程度還將不斷提高,預計境內外客戶跨境投融資的需求還將進一步釋放。
“目前滬深港通在股票相關產品上已經基本滿足海外投資者需求。”瑞銀全球金融市場部中國主管房東明表示,下一步期待資產類別上的多樣性得到進一步提升,包括國債類、期貨期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