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技術助力韌性城市建設與治理
□吳茂禎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歷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城鎮化進程,城市成爲主要的經濟載體,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處於中心位置。據國家統計局2024年1月報告,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已經超過65%,達到66.16%的較高水平。隨着城市規模越來越大,承載的功能越來越多,城市日益成爲複雜的巨系統,各種風險挑戰越來越多,治理難度日益攀升。爲此,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深化城市建設、運營、治理體制改革,加快轉變城市發展方式”。近期,中央又發佈了《關於推進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打造韌性城市的意見》。
“韌性”(resilience)概念最早於20世紀70年代由生態學領域的專家提出,認爲“韌性”是系統在受到外部擾動時恢復穩態的能力。有韌性的系統要在受到干擾後具備魯棒性(在異常和危險情況下的生存能力)、自組織性、創新性。現在,韌性概念已經廣泛應用到城市發展中,城市韌性是指城市在面對各種衝擊和壓力時,能夠保持其基本功能不被破壞,並能夠迅速恢復和適應的能力。它涵蓋了城市的自然、社會、經濟和基礎設施等多個方面。
隨着大數據、人工智能、複雜計算、未來網絡、衛星遙感等數字技術的發展,應用數字技術提升城市韌性治理水平成爲關鍵。
第一,數字技術能有效預防並降低災害衝擊,提升城市防災減災韌性。
地震、極端天氣、水災、火災等災害因其難以預測性,往往易造成重大破壞,因此,利用數字技術提高災害的預警和應急救災能力是提升城市韌性的關鍵所在。現在,數字技術可以提前預警各種災害的發生。例如,人們可以利用物聯網技術對城市橋樑、道路、水電氣管網等進行實時監測,提前預警故障,將災害消滅在萌芽狀態。數字技術對地震、颱風等災害的預測也越來越成熟。據有關媒體報道,2024年臺風季,浙江國網預警中心建立的颱風災害大數據模型派上了用場,該中心的預警報告爲防颱風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撐。
現在,數字技術支撐我國大中小城市建設了高水平應急指揮平臺,提高了應急指揮能力。同時,將災害預報、避險預警、救援進展重大事件信息通過社交媒體、手機短信等渠道向公衆及時推送已經成爲我國城市的普遍做法。
第二,數字技術可以有效緩解大城市病,提升城市韌性。
隨着城市規模的擴大,交通擁堵成爲常態。現在,數字技術可以幫助人們分析城市交通流量,優化交通信號,爲公衆提供準確的交通信息,減少交通擁堵。2023年,交通運輸部報告指出,北京、廣州、深圳等城市探索出行即服務(MaaS)新模式,爲市民提供整合多種交通方式的一體化、全流程的智慧出行服務。未來,智能網聯汽車不但方便乘車人的需求,也能有效提升城市智慧交通水平。爲此,佈設城市道路基礎設施智能感知系統,提升車路協同水平變得非常重要。
總之,數字技術可助力城市管理者迅速找到交通、物流、防災等領域的“堵點”“痛點”,及時出臺治理手段,有效克服大城市病。
第三,數字技術推動智慧社區建設,提升服務水平。
數字技術可以促進政府公共服務和基層社區高效對接。當前,各地正在深入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就是要利用數字技術優化政務服務,提升行政效能。
隨着老齡化程度的加深,數字技術可以有效提升智慧醫療、居家養老的質量,促進高水平醫療、智慧餐飲、智能出行、數字家庭、上門經濟與每一個小區、每一位老人進行精準對接,推動智慧社區的服務和建設水平。
第四,數字技術可以促進信息溝通,提升民主參與城市治理水平。
基層治理是韌性城市建設的“最後一公里”,利用數字技術可以促進基層韌性治理的“民主協商”和“多元共治”。近幾年,北京12345“接訴即辦”制度,就是充分利用數字技術掀起的一場城市基層治理改革,獲得了良好效果。北京還創造了“街鄉吹哨,部門報到”治理模式,基層發現問題時,藉助平臺系統發出“哨聲”,上級部門半小時之內迅速響應,成功優化基層韌性治理,是利用數字技術實現以人民爲中心發展理念的生動實踐。
當然,在利用數字技術推進韌性城市建設過程中,我們也要密切關注數字技術可能帶來的數字隱私泄露等風險。
總之,只要紮實努力,久久爲功,我們一定能在全國上下建成一大批各具特色的宜居、韌性、智慧城市,有力支撐數字中國、平安中國和幸福中國建設。(作者單位: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來源:經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