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精選》有時臺灣朋友會問 怎麼評價黃明志?

相比許多來臺發展的新馬歌手多是清一色唱市場接受度高的情歌,題材多元的黃明志是獨特的存在。(陳俊吉攝)

有時臺灣朋友會問我,怎麼評價黃明志?對臺灣人來說,黃明志是一個敢說敢言的歌手,不僅對抗大馬政府,也懟中共和小粉紅,還讚揚臺灣的自由民主。確實也有的臺灣人並不曉得,其實在大馬華人社會內,不喜歡黃明志者大有人在,他們認爲黃明志只是擅長炒作話題、歌曲粗俗、言論政治不正確等。

黃明志確實是一個極具爭議性的人物,難以三言兩語去評論他的爲人、對社會的影響。無論如何,黃明志作爲一名留臺畢業的大馬人,又是近年紅遍「華人世界」的歌手,他的存在賦予了大馬人留臺史、臺灣流行音樂史更多符號意義。

首先,黃明志可以說是活躍於臺灣樂壇的大馬歌手中,最富「大馬風」的歌手。記得從前許多臺灣人並不清楚,原來戴佩妮、曹格、方炯鑌等衆歌手是大馬人,黃明志走紅後,有的人一知道我來自大馬,就會說很喜歡黃明志的〈飆高音〉、〈泰國情哥〉、〈漂向北方〉。二〇二一年十月,黃明志和「祖籍」大馬的澳洲籍歌手陳芳語合唱的〈玻璃心〉橫空出世後,更讓黃明志成了當今華語歌壇中無人不曉的存在。

相比許多來臺發展的新馬歌手多是清一色唱市場接受度高的情歌,題材多元的黃明志是獨特的存在。據悉有的新馬藝人來臺發展時,會被要求上正音班,減少大馬口音以融入大中華市場,反觀「馬來西亞人意識」強烈的黃明志,始終擁抱自己的口音,用自己的特色征服東南亞與港臺市場,如同他在出道作〈麻坡的華語〉所寫的「語言沒有標準性,只有地方性」。

也因爲黃明志有鮮明的個人特色,因此許多臺灣民衆非常確定黃明志來自大馬,而非問到梁靜茹、光良、品冠來自哪裡時,可能還會遲疑一下。如果問中國人,也許還會驚訝原來梁靜茹不是寧夏人。

而另一個重要的符號意義,就是黃明志乃網紅界的「先行者」。

筆者在前文提到,大馬歌手在臺成名有兩種重要的路徑,即由唱片公司帶來臺灣發展,或是參加臺灣的歌唱選秀節目。如今還有第三種大家都已不陌生的路徑,那就是透過YouTube、Instagram、臉書、抖音等社交媒體平臺,其中YouTube是許多網紅流量變現的重要平臺。

黃明志曾在臺灣網紅界盛事第三屆「走鍾獎」典禮上說:「我在二〇〇六年創立(YouTube頻道),比蔡阿嘎早一年,所以我纔是臺灣傳說中的骨灰級YouTuber。」黃明志是在臺讀大學時註冊YouTube頻道,過去臺灣網紅蔡阿嘎被網友封爲網紅界的鼻祖,但以註冊地來說的話,黃明志確實是先行者。

時間回到二〇〇二年,黃明志麻坡中化中學畢業後,以外籍生身分來臺就讀銘傳大學國際學院傳播學程。相比其他有歌手夢的大馬旅臺生,當年黃明志單純地只想把創作的歌曲賣出去,但都乏人問津。

爲了留臺發展,黃明志技術性延畢兩年,因爲當時還有僑外生畢業後留臺工作得底薪四萬七千九百七十一元的限制,這兩年黃明志打了幾十份的工作,如雞排店打工、外送員。其中不能不提的,就是在他「大六」那年成爲《超級星光大道》的幕後工作人員,協助拍攝VCR。儘管節目組曾建議黃明志不如參賽「踢館」,但他只想在幕後學習。

二〇〇七年,黃明志因改編大馬國歌,歌詞中批評大馬警方與政府的貪腐文化,以及種族主義現象,而遭到警方調查,從此黃明志這名字成了全馬人民家喻戶曉的名字。雖然黃明志是於二〇〇七年在網路上「出道」的,但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儘管黃明志是從臺灣紅回大馬,然而當年社交平臺未興起,網媒也不興盛,臺灣對黃明志的認識還是有限。

二〇〇八年七月,倦鳥知還的黃明志選擇迴流母國,這段時間多是在大馬創作,也拍了幾部電影和紀錄片。黃明志將目光重新投射回臺灣、香港等「亞洲」市場,大約從二〇一三年開始的,一直到二〇二〇年的七年間,共推出了七張「亞洲」系列的專輯,如《亞洲通車》中與王力宏合唱的〈漂向北方〉,更讓黃明志打響了在大中華市場的名聲,這首點閱率破億的歌更成爲二〇一七年YouTube熱門影片(臺灣)第一名。

相比其他大馬歌手成名後已將事業重心放在臺灣或中國,至少在外人的角度看來,黃明志依然是馬臺雙棲,其創作中依然有許多大馬有關的內容,不會只專注海外市場。

黃明志的成功讓人看到了第三種路徑,即網路平臺有機會讓向來處於邊陲位置的大馬網紅,抑或稱「內容創作者」,相比過往需要唱片公司、經紀人帶往臺灣發展,能以更低成本在網路世界被臺灣、香港,甚至中國看見。

(本文摘自《北漂臺灣》/麥田出版)

【內容簡介】全面觀看馬來西亞在臺灣的羣體,細數大馬人在臺灣這些年的政治、歷史與文化交融下的遷移,綜覽他們留下的影響與被影響。

——

與臺灣比鄰的馬來西亞人,如何在臺灣生根發芽、實現自己?

在臺灣的大馬人無法構成「羣體」,因此擁有了絕對、不被拘束的發展自由,每個個體在自我實現的過程中,無聲且細緻的在臺灣各處揮灑,搏出自己的一片天,包括政治界、社運圈、學界、醫界、影劇圈、文化圈,以至於小巷裡烹調道地馬式菜餚的餐廳老闆等,他們早已融入地方,深深影響着臺灣,也回照着馬來西亞。

本書作者杜晉軒,耗費心力進行採訪、田野調查各領域馬來西亞人在臺灣的過去與現在,他(她)們姿態各異,默默凝聚成一股強大的大馬生命力。

國民政府遷臺七十餘年,隨着僑教政策與外籍生來臺就學的實施與變化,馬來西亞人在臺灣的流動與深耕也已超過一甲子。回看臺灣的近代發展脈動,馬來西亞人不只經歷其中,更是參與者,無論他們是在各行各業打拚奮鬥,或是作爲在臺灣民主進程扮演推手的「境外勢力」,馬來西亞與臺灣文化交相融合的面貌,過去甚少被整體性的探討,這本書將帶領讀者一探馬來西亞人北漂臺灣的各方人物故事與歷史因緣。

【作者簡介】杜晉軒

馬來西亞華人,旅臺媒體工作者。

1991年出生於馬來西亞怡保市,2010年來臺,世新大學新聞系、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畢業。曾擔任《多維TW》記者,現任職於臺灣網媒《關鍵評論網》編輯,2020年出版《血統的原罪:被遺忘的白色恐怖東南亞受難者》,關注領域爲東南亞華人史、臺灣戒嚴時期東南亞政治受難者、兩岸僑務政策等。

《北漂臺灣》/麥田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