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精選》如何分辨「醫藥神話」與「健康建議」?
我每至少都會遇到數名接收了錯誤資訊的病人,不論是關於自身或家人,他們所謂「有益健康」的認知根本大錯特錯。(示意圖/shutterstock)
癌細胞愛吃糖?自然療法何時才能獲得重視?基改食物到底有沒有疑慮?疫苗會引發自閉症之類的腦部病症嗎?
我每天至少都會遇到數名接收了錯誤資訊的病人,不論是關於自身或家人,他們所謂「有益健康」的認知根本大錯特錯;抑或是,有人從媒體聽聞消息,或在網路上閱讀某些內容後,便前來詢問,結果我回答之後,他們又大感驚訝,因爲答案常與大衆的傳統認知大相逕庭。舉些常見的謬誤例子:我的小孩不吃乳製品後,就不再生病了;我只有接種流感疫苗時,纔會得流感;我在報紙上看到,您知道喉糖可以治療咽喉炎嗎?
我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醫學中心擔任外科醫師期間,以及跨足臨牀醫學及醫學學術領域二十多年來,每天都得協助病人及病人家屬做出健康相關的決定,而我發現自己經常得努力破除諸多迷思。
我們生活在一個惶惑不安的年代,媒體每天報導大量的醫療保健新聞,這些資訊可能會迅速引發恐懼,或激發我們在一夜之間改變生活習慣。從淡水湖驚見食腦的阿米巴原蟲,到基因改造的麩質、糖,疫苗和食物引發疾病的傳聞,還有自來水可能會致癌等等,新聞報導帶來的衝擊不禁令人難以招架,甚至可能「有害無益」。今天新聞還說喝咖啡有益健康,可預防老年癡呆,明天可能就宣稱咖啡是潛在致癌物。
坊間流傳的傳聞多半誇大不實、刻意誤導、或是基於劣質研究、或全然錯誤。部分說法根本鬼話連篇,意圖誘騙弱勢族羣。常見的犯罪手法包括誇大諸多維生素、草本補品、營養補給品、順勢療法、護膚霜、抗老產品、感冒藥和非正統抗癌療法的益處。從山金車(arnica)到鋅,手法高明的騙子深知如何誘導大衆相信毫無關聯的因果關係,大肆炒作各種醫藥衛生事物。
談到健康、福祉、營養或醫療決策時,高教育程度人士的思維有時挺有意思。做決定難免會摻雜人格特質或個人情感的影響,尤其是健康決策關乎自身或配偶、父母或子女時。有時,他們的一些關乎健康的選擇,着實令人費解。
例如,我時常在孩子的學校聽聞其他家長十分在意洗手這件事,甚至執迷到了令人困擾的程度。我別無他意,洗手確實相當重要,但這些家長卻沒讓小孩接種疫苗,也沒參與遊行支持禁用保麗龍或塑膠製品,卻還開着耗油、高污染的休旅車;還有人擔心食用含人工色素的無機食品,但卻時而邊開車、邊用手機傳訊息,還不繫安全帶。
外科醫師擁有獨特的思維方式,甚至有別於其他專業的醫師。我們的每個決策皆涉及風險與利益,而且時常得在當下立即做出判斷,我們的思考與行爲幾近同步。俗話說,好的外科醫師懂得如何動手術,但優秀的外科醫師深知何時不該動手術。每種治療方案都各有利弊,沒有誰比誰更積極或更具侵襲性。我們目睹人體即時運作,親眼見到身體診察、抽血檢查、或甚至連最高階的X光掃描都無法偵測的體內損傷。
外科醫師並非屠夫,我們和其他非外科醫師一樣,熟知人體運作、新陳代謝和消化吸收的方式。我們曉得在肌膚上塗抹乳液,不會直接影響其他器官;我們也清楚飲用市售號稱可增強免疫力的果汁,其實並無效果;此外,我們深知肝臟是有益的排毒中心,腎臟是最佳的身體過濾器,而大腦是人體功能最強大的器官。
外科醫師熱中於人體裡裡外外的每一部分,因此,當特定年齡、體重及病況的病人,在特定期間歷經特定手術,且之後有段時間無法進食或飲水時,我們能精確算出病人的身體需要多少滴水(單位甚至可小至電解質的毫當量)以及幾毫克的蛋白質,並給予病人靜脈注射輸液,使病人體內的液體和電解質持續維持完美平衡。
腹部手術對人體的影響,比跑馬拉松、爬山或整天大汗淋漓做熱瑜伽,都負擔更重;但是隻要適度調節人體內的液體和電解質,我們就能「撥亂反正」。
(本文節錄自《誇大不實的醫療迷思》/天下文化)
《誇大不實的醫療迷思》/天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