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幾乎超越美俄總和,中國爲何要打造,全球最龐大轟炸機梯隊
珠海航展有很多令人振奮的新式裝備出現,極大滿足了我國軍迷的好奇心。
可美中不足的是,國人期盼已久的轟-20還是沒有出現,我國空軍“20”家族的殲-20、運-20、運油-20和直-20都已經服役,只有轟-20一直在吊着人的胃口,遲遲不肯露面。
轟-20,不僅是我國空軍“20”家族的最後一個沒有露面的裝備,還是我國遠程戰略轟炸機梯隊的最後一塊拼圖。
如果轟-20服役,我國遠程戰略轟炸機梯隊就能完整,我們也將擁有真正意義上的“三位一體”戰略核打擊能力。
很多人不理解,爲什麼這個世界上只有中、美、俄三個國家搞轟炸機這個東西,就連五常中的英法都不搞了。
又是爲什麼,在美、俄兩國都擁有較爲先進的遠程戰略轟炸機時候,我國還一直保有落後一代的轟-6型,而捂着轟-20一直不露面呢?
如果說我們沒有遠程核威懾的需求的話?爲什麼我們還維持着轟-6各衍生型號數量遠超美俄遠程戰略轟炸機數量的總和呢?
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遠程戰略轟炸機對於一個大國國防事業的重要性。
首先,我們要明白“遠程”和“戰略”這個兩個詞,遠程就是航程不低於8000公里,戰略就很好理解了,就是有搭載和發射戰略核導彈的能力。
其實在二戰的時候,擁有轟炸機的國家還是很多的,畢竟核武器和遠程運載工具的出現,讓戰爭出現了新的可能,有國防需求的國家紛紛提升自己核威懾與反擊能力。
其中英、法就在二戰後研發了新型遠程轟炸機。
二戰後英國研發了三型戰略轟炸機,分別爲維克斯公司的“勇士”(Valiant)、阿芙羅公司的“火神”(Vulcan)和漢德利·佩奇公司的“勝利者”(Victor),也被稱爲“3V轟炸機”。
同時裝備三型戰略轟炸機,不是因爲英國航空工業水平多厲害,相反恰恰是英國對自己這方面不自信的表現。
英國這一安排,就是爲了在一型轟炸機出現嚴重問題的情況下,還有其他機型能夠正常使用,這不就是對自己航空工業的不自信表現嗎?
而三型飛機中,都不適應低空飛行的要求,也只有“勝利者”的航程超過了8000公里,掛載能力也最大。
在英國戰略核潛艇達到該國奉行的“最低限度核威懾”要求的時候,“3V轟炸機”就顯得有點雞肋了。
上世紀90年代,蘇聯解體,歐洲假想敵消失,1998年,英國最後一批戰術核導彈退役,英國的戰略轟炸機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就將其退役。
而法國在上世紀50年代就開始研製超音速戰略核轟炸機,達索飛機公司將“幻影”III戰鬥機放大成爲“幻影”IV(Mirage IV)的方案被法國政府採納。
該機型1964年服役,雖然各方面表現在當時看來,都很一般,但是因爲優秀的氣動佈局和輕量化設計,其在11000米高空的極速達到了2.2馬赫。
即便是在“幻影”IV退役的時候,能達到這一速度的,也只有圖-160。
不過“幻影”IV也在上世紀90年代退役了,同樣是因爲蘇聯的解體,法國不再需要戰略轟炸機來應對威脅。
自那以後,遠程戰略轟炸機就成了大國、強國的專屬武器。
曾經的蘇聯和美國就不用說了,兩個超級大國都具備核打擊能力,又老死不相往來,爲了應對不確定的地緣因素,他們必須擁有在本土起飛向對方進行核打擊的能力。
於是,兩國都進入了遠程戰略轟炸機的研發,蘇聯相繼出現了圖-16、圖-22、圖-95和圖-160,美國這邊是B-52、B-1、B-2,其中B-2是第三代隱身戰略轟炸機是目前最先進的。
冷戰結束後,美國不僅保留了北約組織,還保留了戰略轟炸梯隊以確保自己的空射核武器能力、維護自己的海外利益。
俄羅斯這邊爲了能在和美國的較量中不略下風,自然也是要保留的。
不過兩國戰略轟炸機的規模都不大,比如現在俄羅斯空天軍裝備的主要是圖-95、圖-22M、圖-160和其改進型圖-160M共計134架左右。
不過除了圖-160M其他都是上世紀的產物了,服役時長最長的也都60年了,而美國那邊也沒好到哪去。
美國現役B-1B、B-52H和B-2也都是上世紀產物。
雖然新型第三代隱身戰略轟炸機B-21已經投產,但是根據公開消息顯示,這個東西就是倉促之下產生的,沒有什麼新的技術。
美國三型戰略轟炸機的規模雖然有大約113架,但是因爲疏於保養,實際上具有戰備值班能力的只有60架左右。
而我國在航空工業起步較晚,我國現有最多的也是唯一一款轟炸機,就是轟-6型,因爲沒有公佈具體數量,外媒猜測,我國轟-6各衍生型號數量在230架-270架之間,遠超美俄總和。
轟-6是上世紀60年代的產物,是從圖-16逆向研發而來,至今已經有60多年的歷史了,所以也被網友親切的稱爲“六爺”。
轟-6隨老,但是經過我國的不斷改進,都用上了先進的航電系統和發動機,雖然性能上有很大的提升,但是相對於美俄的戰略轟炸機,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目前,只有轟-6N這個型號勉強能算是戰略轟炸機,但是起飛總重80噸,最大載彈量9噸左右,在美俄戰略轟炸機面前,根本不夠看。
比如,圖-160M最大載彈量45噸最有,打擊效率是轟-6N的5倍,所以,我國需要用龐大的規模來彌補單機效率的不足。
值得注意的是,國防和外交是兩碼事,我們的戰略武器不針對任何一方,只是儘量有能力維護國土安全,或者讓那些別有用心的國家,不敢輕舉妄動,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遠程戰略轟炸機,是戰略核武器投射能力的象徵,也是核威懾能力的象徵,畢竟在發射井和發射車上的核武器,不發射無法形成威懾,而核潛艇的主要任務是隱匿而不是威懾。
但是遠程戰略轟炸機就不一樣了,就算空載去別人航空識別區周圍轉一圈,就夠讓他們緊張的,如果掛實彈,那就更不用說了。
所以,這就是爲什麼普京說:外交抗疫一萬次,不如它揮動翅膀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