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命有三種!信託讓金錢更長壽
由工商時報、華南金控共同主辦的多元信託安養樂活系列線上研討會18日舉行,綜合對談由工商時報社長陳國瑋(左起)主持、華南銀行總經理張振芳、退休基金協會理事長王儷玲、信託公會秘書長呂蕙容及安侯生技顧問董事總經理蘇嘉瑞等來賓與會分享。圖/王德爲
超高齡社會下「壽命」有三種!爲了更多人瞭解到信託如何幫助把「金錢壽命」做完善,華南銀行「LIFE CYCLE守護資產信託傳愛」論壇中針對「安養信託,守護未來」進行座談,主持人工商時報社長陳國瑋指出,日本對「壽命」重新定義,分爲「健康壽命」、「社會活動壽命」、「金錢壽命」,健康、社會活動的壽命無法完全由我們掌握、主導,唯一可做的只有「金錢壽命」,信託正是「延壽」利器!
此次座談與談人包括華南銀行總經理張振芳、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理事長王儷玲、中華民國信託業商業同業公會秘書長呂蕙容、安侯生技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蘇嘉瑞分別從不同角度分析臺灣社會如何建構長者安養環境。
陳國瑋說明,信託商品相當多元,應用範圍很大,在幫助長者享有幸福榮耀的高齡生活,信託可說是最有溫度的商品,它可以成爲民衆隱形後盾,甚至守護民衆的未來。
張振芳則指出,華銀相當重視老年安養,讓老年人維持一定的尊嚴,在經濟上安全,因此華銀積極推動以房養老,藉由多元商品連結,符合消費者的需要,像是結合以房養老及以租養老等等,讓安養信託更符合民衆的需要。
張振芳分析,目前華銀的以房養老爲業界領先羣,最大的差異化是其他銀行是按月撥付,華銀則是藉由提供額度,具備比較彈性的特色,也就是不動用不計息、可隨借隨還及累積未動用額度。
此外,華銀也相當重視都更危老,更成立專責小組負責業務之推廣。自2002年迄今,辦理超過百件都更、危老案件,未來的願景爲「老屋換新屋,長者住新屋」,讓老年人的生活品質、居住環境都可以改善,這也是華銀持續努力的方向。
王儷玲說明,過去金融業推動以房養老是工具,金管會推動「信託2.0」政策後,開創了創新的里程碑,包含結合安養信託、以房養老,讓高齡化社會中,老人需求可以更好,而安養信託等於有私人的秘書,讓老人的食衣住行有人照顧。
單身民衆更可藉由信託做整體健診,可量身定做、補足缺口,尤其是安養信託一定要有,未來失智、入住安養院時,需要有完善的照顧,這部分都只有信託可以做到。
呂蕙容則補充,以房養老可仿效香港,以房養老借款人除按月支付利息,尚須繳付保險費,未來如承貸銀行出售抵押住宅所得款項不足以清償貸款,差額由保險公司承擔,保險公司爲香港政府全資擁有,政府出面,對民衆有很大的保障。
呂蕙容也提出,安養信託可朝向五大方向,包含結合理財、保險金、不動產信託、有價證券、員工福利信託等等。信託公會也推動「預開型的安養信託」,讓民衆先以低簽約金,待65歲或70歲再追加信託財產。此外,信託公會還推動「監護信託」、「跨業結盟,提供一站式服務」、「安養信託彈性支付的安排」,讓安養信託更方便。
蘇嘉瑞表示,以臺灣來講,「房子是長者資產還是子女的遺產」是核心問題。未來可推動整合性信託,一部分從被照護者來看,提供最好服務,讓長者「經濟自立」,信託可達成「決定自主」,纔是有尊嚴的長照。另一方面從照護業者角度來看,包含危老、重建等,可做信託整合,讓照護業者得到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