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書寫產生時代共鳴──人際關係斷舍離 培養兩代對話

彭樹君的中年書寫,讓讀者覺得十分實用。(本報資料照片)

作家彭樹君寫《終於來到不必討人喜歡的時候》獲得許多共鳴。(皇冠文化出版提供)

《老派情書》描述作者面對人生大轉彎的生命經歷。(二十張出版社提供)

創作者隨着不同的年齡階段,書寫的內容和方向也會有所改變,作家彭樹君從早期以筆名「朵朵」書寫受到廣大歡迎的「朵朵小語」,到近期出版的暢銷書《終於來到不必討人喜歡的時候》,皇冠文化總編輯許婷婷觀察,「終於不必討人喜歡」這樣的心情書寫和讀者的溝通更直接也更實用。

中年心情 不必討人喜歡

許婷婷表示,彭樹君的「朵朵小語」擅長描寫一種情境,以及心情狀態,是從旁側寫一種觀點,讀者能從中引發共鳴,「現在作者則是直接把自己放在文字裡,讀者可直接讀到她對事情的想法,或是對某一些現象、狀態的觀察,在這個年紀『不必討人喜歡』,就可以成爲真正的大人,是更直接、更實用的書寫表達。」

此外,許婷婷分析,「朵朵小語的筆法抒情,能讀到一種心靈狀態,『不必討人喜歡』則是書寫更直接的議題,也因此吸引了更多全新的讀者。」

許婷婷表示,臺灣邁入高齡化社會,市場需要有一些書籍帶領讀者觀照生活、面對老年生活,熟齡書寫和選材也因此能和時代產生共鳴,「『不必討人喜歡』一書可說是把如何照顧自己的心情、人際關係的斷舍離,都說得很清楚,和熟齡的讀者能有共鳴,其他年齡層也可以從中讀到一些參考。」

有別於健康養生書、保養類書籍,許婷婷表示,在身體的養生之外,現代人更重視心靈養生,如何讓心靈保持活躍狀態,是現在書寫更需要深入刻劃的內容。

二十張出版社副總編輯洪源鴻觀察,華人文化圈對待熟齡議題,幾乎都逃不過下一代需要照護上一代的方向,這和西方的屬性大不相同,「華人的熟齡族羣,往往不太是獨立個體,而是需要被管束和呵護,但現代的價值觀又有所不同,也反映在書寫裡。」

老派浪漫 人生面臨轉折

電影《電子情書》編劇迪麗亞.伊佛朗的自傳型書寫,臺灣出版翻譯爲《老派情書:孤單而不寂寞,致豐盛的熟齡人生》,洪源鴻表示,這本書寫是作者獨一無二的生命經歷,她在喪夫、親近的姊姊罹患白血癥過世之後,開始突然要打理自己的生活,同時也和年輕時曾約會過的對象大衛重逢,但又發現自己得了白血癥,在這些狀態下寫下這本書。

洪源鴻表示,原文書名是「第十街公寓左轉」,這代表了作者人生面對大轉彎狀態,「從文字裡可讀到她真實的性格,有一點刁蠻、妖媚,在影視圈呼風喚雨,但在摯愛一一離開之後,需要獨立面對人生的狀態。」

洪源鴻表示,面對熟齡生活應當怎麼做,並沒有教科書,「這本書的作者故事就很鮮明,當人到了某個階段會遇到一些狀態,或許是病痛,或許是喪偶,讀者可以從中閱讀作者面對這些事情的心路歷程,參考他們怎麼處理事情。書裡不只有她自己的例子,她也把周邊同齡朋友的故事寫進去。」

洪源鴻表示,熟齡書寫是近十年開始發展的議題,「我們的社會開始意識到要認真看待長青族、銀髮族,而和這個族羣對話的方式,也從和青壯輩談論怎麼照顧熟齡族羣,走向直接和熟齡族羣對話,書寫要怎麼活得自在快樂。」

原文書名是「第十街公寓左轉」,中譯書名則是出現「老派情書」字樣,洪源鴻表示,除了是和她的代表作《電子情書》呼應,也是扣緊書中作者最後對於生命的反思,「她認爲生命對她是溫柔的,讓她在晚年還能有人陪她一起抗癌,這些來來去去的過客,也像是一封封情書一樣,留在她的生命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