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藥署預告全解禁福島5縣食品 專家提醒3重點

專家強調,近一步開放福島5縣食品進口,落實「雙證」加上逐批檢驗很重要,同時要定期公佈檢驗結果。圖爲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日本311大地震發生逾10年,當時因核電廠事故,臺灣一度禁止福島等5縣食品輸入,近年慢慢解禁,衛福部食藥署昨公佈,將進一步鬆綁,只禁止「日本國內限制流通」食品輸臺,5縣的野生鳥獸肉、菇類、漉油菜等,將採雙證管理加逐批檢驗,專家強調,若開放進口必須落實這2大措施,食藥署應定期公佈檢測結果。

原有53國家地區對於日本食品採取管制措施,目前僅剩中國、韓國、俄羅斯及臺灣尚未完全開放,臺灣限制進口範圍爲「日本國內限制流通產品,及福島、茨城、櫪木、羣馬及千葉等5縣的野生鳥獸肉、菇類、漉油菜」,在參考國際作法,食藥署昨起預告相關日本食品輸入管制措施,並進行60天預告期對外蒐集意見。

調整後3大重點爲「仍維持禁止日本國內限制流通產品品項輸臺」、「福島5縣所有產品輸入時,須檢附產地證明及輻射檢測證明等雙證,並於邊境逐批檢驗」、「維持自日本所有輸入產品,均須檢附產地證明」。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生物化學暨細胞分子生物學科教授、消基會副檢驗長麥富德說,產地證明和輻射檢驗證明一定要有,同時要落實逐批檢驗並定期公佈,畢竟野菇、野鳥等受環境暴露因素較大,無法透過科學化管理減低輻射污染的風險,和先前開放的農產品或食品不同;進口量多寡也是一個問題,也許臺灣根本沒有人吃,進口量就相對低,有時候可能是爲了貿易或政治上釋出善意。

至於輻射進入人體最主要的危害,麥富德說,最主要的是對免疫系統的衝擊,高劑量的輻射則有讓致癌風險,由於銫-137的半衰期約爲30年,目前雖有下降但也還沒到一半,「野鳥要怎麼飛也沒辦法控制」,重點還是在於落實「雙證」與逐批檢驗,並定期公佈結果。

據食藥署預告內容,日本國內限制流通的品項禁止輸臺。圖/食藥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