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後,你留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不是錢不是房子,而是……
作者:主創團·遇見小媛
冠僑,一名六年級的學生。
在父母的安排下,每天不是上輔導班,就是在參加各種競賽,練習鋼琴。
即便他已經長成“別人家的孩子”,但媽媽還是會念叨:畢竟不都是金牌……
這是紀錄片《他鄉的童年2》中的一幕,鏡頭對準新加坡的教育。
當地不少父母,爲了讓孩子進入好的小學,會斥巨資買上一套學區房,等待抽籤入學。
冠僑的媽媽在抽中的那一刻,爲之感到幸運,而很多沒抽中的家長當場就哭了。
當網友爲這種“小學分流”的競爭感到唏噓時,“玩耍纔是小朋友的正經事”就成了雞娃教育的對照組。
主持人周軼君和四年級的女孩小禾聊天時,發現這個來自中國遼寧的小姑娘臉上沒有任何身處異國的不適。
相反,小禾成績不錯,學習很輕鬆。長大後最想幹的事就是:買只貓,開個“麥當勞”,買車買房,然後帶着孩子去露營。
周軼君不解這樣的鬆弛感從何而來?小禾說:“做完所有作業後,在課堂上啥都能玩兒。”
看到這裡,也許有人會問:兩種不同的教育各有特色,哪種更適合自家的孩子呢?有關這個問題的答案,希望接下來的內容能對家長朋友們有所啓發。
搶跑的“尖子生”
後來都怎麼樣了?
當前排的觀衆都站起來,你還坐得住嗎?
類似於此的“劇場效應”,這幾年在教育內卷中越來越明顯:別人家的孩子輔導班、興趣班輪番上,自家娃也不能掉隊。
不少家長深信,孩子贏在起跑線,就能贏在未來。但教育是一場長跑,上半場蓄力,下半場才能後勁足。越是搶跑,越會消耗孩子的靈性。
多年前,有個叫寧鉑的神童進入大家視線:
兩歲多能背三十首詩詞;4歲能認出400多個漢字;5歲上小學;6歲自學中醫給人開藥方;7歲和成年人下圍棋;8歲琴棋書畫樣樣精通;9歲能吟詩作對。
父母、老師都覺得發現了一個“好苗子”,於是,寧鉑13歲時就被安排進入中科大少年班就讀,備受矚目。
只是,站在聚光燈下,彼時的少年逐漸背離學習的本心,還張狂地認爲:身邊的人都要“認識寧鉑”,而自己的選擇,都得迎合外界的“崇拜”。
因此,他服從學校安排選了並不擅長的物理學。即便後來因爲學得吃力想轉專業,可老師和父親的期待,讓他不得不妥協。
寧鉑也意識到:“他們只在乎我的名聲,而不是我的技術。”
他試圖通過出國和考研改變現狀,都無果而終。曾經的“神童”光環不再,搶跑的“尖子生”終究泯然衆人。
心理學專家賀嶺峰說:“我們老覺得不要輸在起跑線上。但學什麼東西都有一個關鍵時期,早了也沒用,晚了也沒用。”
拔尖不是壞事,但在錯的時間拔苗助長,會耗盡孩子對學習的熱情。
什麼階段做什麼事,才更符合一個人的成長規律。
譬如,小學前,培養良好的品行,比早教更重要,這時就需要父母高質量的陪伴,而不是學習打卡;
上了小學,擁有好習慣勝過好成績,這時父母儘量只引導不包辦,讓孩子多動手、感受;
步入青春期,是形成正確三觀的關鍵期。在此階段,同齡人之間的影響更大,這時可以多鼓勵孩子探索,尊重他們的社交觀。
搶跑不是最優解
放養也不代表隨心所欲
網上流傳着一個段子:
“幼小銜接做得最失敗的,是孩子沒上學就已經厭學了;小學教育做得最失敗的,是孩子完全對學習沒有熱情和動力了。”
聽來好笑,但對“雞娃”祛魅的背後,又有多少父母陷入了“快樂教育”的誤區呢?
網友@佐佑媽說:“真正的快樂教育,會成就孩子而不是毀掉孩子。”
誠然如此,雞娃不是最優解,但放養也不代表隨心所欲。
關於這一點,最經典的案例,還是“快樂教育”的提出者斯賓塞教授撫養遠房侄子的故事。
早年,斯賓塞爲了讓侄子接觸音樂,攢錢給孩子買了一架腳踏風琴。收到風琴後,侄子一頓亂按,毫無節奏感。
久而久之,這種“即興發揮”的彈奏,很快就引來一位親戚的嘲諷:彈得不協調,沒天賦,學100遍都學不會……
侄子的自信心就此深受打擊,斯賓塞邀請侄子彈奏一曲,小男孩也只是搖搖頭,表示不會。
見此情形,斯賓塞立馬換了種方式引導:“真是太遺憾了,要是我會彈就好了,哪怕只是一小段也行啊。”
侄子聽到這話,爲了當回小老師,當即決定試一試,結果越彈越沉浸。於是,此後斯賓塞每天下班後,都邀請侄子爲他彈奏一曲。
在此氛圍下成長,小侄子在14歲就被劍橋大學破格錄取,後來還成爲著名的植物學家。
斯賓塞說:“教育的目的,就是爲了有一天能夠不教。”
的確,真正的放養,放的是思維,養的是習慣。如何找到“快樂”和“教育”的平衡點,兩點建議分享給大家。
1.“快樂”不是縱容,“教育”需要參與
快樂教育,不代表不管,也不是孩子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相反,更穩妥的方法是,父母給孩子更多的陪伴。譬如,一起做家務、參加戶外活動等。
一味放養,不參與到家庭教育中去,親子之間的陌生感,只會讓孩子覺得“無人依靠”,失去情感支持和安全感。
2.言傳身教,家庭氛圍比物質財富重要
作爲父母,如果你保持樂觀,看到的便是孩子的優點;如果你常常感到悲觀,則容易放大孩子的缺點。
前者能讓孩子在愛中變得自信,後者會讓他們喪失向前的內驅力。
營造好的家庭氛圍,教育才會真正變得快樂。
最好的教育
不是複製,而是讓孩子做回自己
不論是雞娃教育,還是快樂教育,既不是照着模板養孩子,也不是否認努力的意義,而是讓孩子做回自己,找到方向。
幾天前,在豆瓣上刷到網友@糯米小丸子的一則帖子,印象很深。
講述中,她本科畢業後脫產考研兩次,都沒上岸。那時,她覺得“只有考上研,纔有改變命運的可能”。
直至有一天,她站在鏡子前,才後知後覺:執於考研,自己不會笑了。那一刻,她覺得自己沒有選擇,只能頂着壓力出去找工作。
結果,拿到北京一家公司的offer後,收到合同才知道薪資和聊的不一樣,繼而向上海一家心儀的公司投簡歷,才順利入職。
只是,公司很好,工作起來卻力不從心。她已然陷入“考試考不上,工作也做不好”的內耗中,不得不思考接下來的路。
等真正沉下來後,毅然決定轉行,成功找到一份與自己節奏適配的工作。
回過頭來再去看失敗的這幾年,一直被打擊,但這依舊不影響一個人變得更好。丸子說:
“人生是不是曠野,決定權在自己手裡。若是覺得自己沒有選擇,那人生只能是軌道。只是因爲作繭自縛。”
故事下面,不少網友紛紛留言:
“回顧人生的前二十來年,像是一場隨時都會遺忘的夢。”
“確實是缺少做自己人生總舵手的勇氣,纔會覺得沒有走哪一條路就會完蛋了。”
“別貪心,我們不可能什麼都有,但我們也不可能什麼都沒有。”
讓我想起現在的孩子:不服管教、學習吃力就會成爲旁人眼中的“問題少年”;沒有目標規劃,只想着玩耍就是“無可救藥”……
標籤越貼越多,但少有人瞭解他們真正喜歡什麼。如此,他們離開學校後,總要花費大量時間應對迷茫、找對方向。
所以,什麼樣的教育才是最好的?
很認同這樣一句話:“當一個普通人,一步一個腳印地把自己的人生走下去。”
細細想來,的確如此。
那些迷了路的孩子,不是不上進,只是還在尋找一條路,想讓自己成爲一個更好的人。
作爲父母,不妨多給他們一些時間探索,這比任何早教都重要。
看過太多故事,因爲父母未曾實現早年的夢想,就寄託於孩子去實現,卻很少過問孩子的意願和想法。
這讓愛也變得沉重起來。
其實,不論是搶跑還是放養,從來沒有孰好孰壞,關鍵在於是否和孩子的成長軌跡匹配。
不以他人的節奏要求孩子,不用唯一的標準定義他們的人生。我想,這更能讓青少年擁有一個不設限的未來。
作者簡介:遇見小媛,一手執筆,寫盡千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