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要陸網民愛臺灣 何其難(胡勇)
大陸官方公佈明年關稅方案,寫明兩岸ECFA已完成降稅,將繼續實施協定稅率,外界解讀ECFA延續暫時無虞。而大陸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也呼籲大陸網友「反臺獨、不反臺灣」。(中新社)
「我們要做到反『臺獨』不反臺灣」。這是大陸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最近對大陸網民提出的一點「希望」。2016年蔡英文剛上臺時,國臺辦還曾斷然否認大陸民間存在反臺情緒。如今,北京終於認識到隨着統獨鬥爭愈演愈烈,大陸民間的反臺情緒也日益高漲,必須適時出面引導,否則可能危及祖國和平統一大業。不過,如果大陸謀求的是心靈契合式的高質量統一,民間「不反臺灣」恐怕還不夠,「愛臺灣」才能真正拉近兩岸的距離,只是何其難也。
經濟繁榮、社會昌明、人民彬彬有禮、中華文化薪火相傳…。曾幾何時,大陸民間對同文同種的臺灣相當稱羨,也很有親近感。隨着馬政府時期兩岸持續擴大交流,《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成爲暢銷書,大陸社會的「臺灣熱」一度達到沸點。可惜好景不長,太陽花學運後,不僅兩岸官方關係受阻,民間也開始相看兩厭。民進黨再上臺後,兩岸政府間互動徹底停擺,臺灣社會的仇陸激情與大陸民間的反臺情緒相互激盪,令兩岸關係雪上加霜。
於是乎,一邊是大陸高層一再宣示「兩岸一家親」,另一邊卻是部分大陸網民不認同兩岸人民是同胞,對和平統一也沒有信心。有位大陸網友曾給我來信,堅信他從一些臺灣政論節目瞭解的纔是真實的臺灣,甚至宣稱「越瞭解真實的臺灣,越仇視臺灣人!親美舔日,民族敗類!」據我所知,這種偏激的觀點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或許是感受到了網路上的氛圍,國臺辦只倡議「不反臺灣」,不敢奢望「愛臺灣」。
無庸諱言,兩岸民間在一些政治議題上意見不一,民調也在在顯示抗中拒統,維持現狀在臺灣仍有相當的民意基礎,這令一些大陸網民很是失望和憤怒。但臺灣曾被日本殖民50年,1949年後兩岸人民又長期隔絕,國民黨和民進黨執政時期先後推動「反共」和「反中」教育,臺灣人民的認同被人爲扭曲等也是不爭的事實。因此,身爲「知臺派」的習近平早就指出,「臺灣同胞因自己的歷史遭遇和社會環境,有着自己特定的心態,包括特殊的歷史悲情心結,有着強烈的當家作主出頭天的意識,珍視臺灣現行的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希望過上安寧幸福的生活。」
由此可見,無論是臺灣民意對「一國兩制」有疑慮,還是對自由民主有堅守,這種心情應該得到大陸的體諒。中共要做的是努力化解疑慮,讓臺灣人民瞭解大陸纔是真愛臺灣,民進黨口口聲聲「愛臺」,實際上是在害臺。然而,一些大陸網民反其道而行之,一言不合便惡語相向,甚至以獵巫爲樂趣。東奧期間小S「國手」一詞招致一些大陸網民口誅筆伐,國臺辦不得不出面澄清,官媒也罕見地提醒情緒激動的網友別讓真「臺獨」坐收漁翁之利。這大概是「不反臺灣」一說的伏筆。
當然,兩岸民間交惡責任不全在大陸。國臺辦此番也給臺灣網民提了「希望」,那就是「衝破民進黨當局和外部勢力相勾連的屏障,不要怕打壓,不要怕刪號,勇敢地發出擁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理性聲音來」。如果兩岸的網民能夠推己及人,將心比心,大陸愛臺灣,臺灣也愛大陸,心靈契合就不遠了,和平統一也就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