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柯建銘 賴政府的大包袱(蘇龢)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資料照,劉宗龍攝)
有句俗話說「囂張沒有落魄的久」,用來形容柯建銘如今的處境可說非常貼切。過去8年來呼風喚雨的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面對三黨不過半的新局面才3個多月,就好像有創傷症候羣,經常失言暴走,極可能會成爲賴清德政權的最大負擔。
部分民進黨人士自認繼承了黨外民主運動的招牌,有股「朕即臺灣」的心態。2009年涂醒哲說「新流感是給馬英九執政週年最好的禮物」;2016年段宜康因爲花蓮市長補選落敗,臉書發文「沒辦法假裝不鄙視那些選民」;這些跟柯建銘日前說的「4月3日老天有眼發生大地震,是老天要救臺灣的民主!」一樣,都是「支持民進黨纔是臺灣人」的心理作祟。
從本屆新立委就任開始,民進黨就沒有把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傅崐萁當作「臺灣人選出來的立委」,而是把傅依議事規則所作的攻防,說成「鴨霸,沒有憲法觀念」。其實回顧過去8年民進黨國會過半時期,什麼時候放行過一個民進黨不要的法案;遇到在野黨反對的法案,哪一次不是強勢表決,硬是通過?
以前民進黨在立院佔多數席次, 柯大總召可以囂張跋扈,但現在綠營已非國會最大黨,加上目前國會大致上已是藍白聯手,讓民進黨屢次表決均敗,柯建銘卻一籌莫展。近來民進黨的策略,一方面想營造民衆黨團總召黃國昌「功高震主」的形象,以離間他和黨主席柯文哲的關係;一方面又試圖把民衆黨貼上「小藍」標籤,結果都是徒勞無功。
藍白聯手封殺民進黨議案,最後的裁判還是在人民,那爲什麼民意不支持柯建銘的論述呢?主要的原因是民進黨過去完全執政8年,真的要推什麼法案都可以通過,那爲什麼當時不做,現在卻拿來當議題?這是很明顯的雙標。
就以綠委沈伯洋所提「立委到中國大陸需經行政機關許可」爲例,先不談「監督行政權的立法委員」要被行政機關審查的矛盾之處,如果立委訪陸這麼影響國安,那過去8年的民進黨做什麼去了?諸如此類的雙標,讓「柯建銘們」對藍白的抗議,是如此蒼白無力。
至於離間柯文哲與黃國昌,也是邏輯不通。柯、黃兩人是互補而非競爭關係,且畢竟柯是創黨的黨主席,黃國昌是後來才入黨的。出到這樣的下策,只能說柯建銘已經「沒步」了。
520賴清德新政府上任後,即將面對「朝小野大」的格局,如果民進黨立院黨團毫無戰力,將使賴政府的新政難以推動。柯建銘是民進黨的鷹派,但鷹派要有實力支撐,不是表決輸人就罵人可以解決的。如今柯又失言,藍白立委都要求他辭職,花蓮縣長徐榛蔚更要求民進黨主席賴清德要出面向所有花蓮人道歉,柯總召現在真成了民進黨的大包袱了。
柯建銘若不認清國會的新現實,儘快調整心態及作法,他生涯最後一屆的總召恐怕真的會很落魄。
(作者爲國會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