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回到開羅宣言初心(胡勇)

開羅會議合影,圖爲蔣介石(左起)、羅斯福、邱吉爾、宋美齡。(本報系資料)

今年12月1日正值《開羅宣言》發表80週年,兩岸學界和政界都開展了紀念活動。作爲近世以來第一份明確承認臺灣爲中國一部分的權威國際檔,《開羅宣言》儘管文本早已泛黃,但至今仍具強大的生命力。無論是賴清德和民進黨自欺欺人的「臺獨」論調,還是美國處心積慮的「一中」政策,都無法繞開《開羅宣言》對臺灣法律地位的認定。

「三國之宗旨,在剝奪日本自從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後在太平洋上所奪得或佔領之一切島嶼;在使日本所竊取於中國之領土,例如東北四省、臺灣、澎湖羣島等,歸還中華民國。」《開羅宣言》白紙黑字確認臺灣、澎湖羣島等皆爲中國領土,日本必須將這些地方歸還中國。不僅如此,《開羅宣言》還被寫進了《波茨坦公告》,也就是說除了英美,還得到了蘇聯的背書。後來日本的《無條件投降書》接受了《波茨坦公告》各條款,換言之也就是接受了《開羅宣言》。因此,在多數大陸學者看來,由《開羅宣言》引出的上述文件已經解決了臺灣領土主權的歸屬問題,根本無須《舊金山和約》或者《日臺條約》畫蛇添足。

由是觀之,無論是最初的「臺灣國際主權獨立,不屬於以北京爲首都之中華人民共和國」,還是如今的「臺灣已經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名字叫中華民國」,各種版本的「臺獨」論述均與《開羅宣言》格格不入,顯得荒誕不經。爲此,民進黨及其支持者要麼刻意淡化《開羅宣言》的存在,要麼宣稱《開羅宣言》只是普通新聞稿,不具有國際法效力。然而,大陸學者早就考證出二戰期間同盟國發表的聯合公報、宣言等,有別於和平時期國家間的聯合公報,故其名稱、內容、措詞、日期、簽署、發表等,有其特殊性。具體來說,《開羅宣言》雖然沒有中美英三國領導人的簽字,卻透過將三國領導人姓名署於檔開頭的方式,昭告天下,故而不影響其具有國際法上的約束力。

再看美國,前腳在《開羅宣言》中毫不含糊地爲臺灣乃中國領土之一部分公開背書,後腳就開始玩弄文字遊戲。1949年美國政府提出《開羅宣言》規定的中國對臺灣的統治,只屬於「過程」並非結果,中國只是臺灣事實上的統治者而已,法定主權並沒有完成,也就是所謂「臺灣地位未定論」。1979年中美建交,在建交公報中美國正式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同時也承認了「只有一箇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的中方立場。

「臺灣地位未定論」看似翻篇,但要害在於後一個「承認」的英文原文是acknowledge(也可以譯爲「認識到」),再聯繫到雷根時期的「六項保證」,美國完整的官方立場就是「認識到中國關於臺灣是中國一部分的觀點,但美國對臺灣的地位不持立場,既不接受也不拒絕臺灣是中國一部分這種要求。」賴清德和民進黨洞悉了美國在這個問題上的曖昧不明,因此大張旗鼓宣傳「臺灣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這讓美國難以反對,因爲美國自己也沒有乾脆俐落地承認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更不用說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

美國的「一中」政策之所以左支右絀,乃至被民進黨利用,追根溯源在於美國從《開羅宣言》的立場上後退了。正如一位大陸學者指出的,美國是時候回到《開羅宣言》的初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