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後安倍的亞太變局(陳一新)

日本政府將於今年秋天替安倍舉辦國葬。(示意圖/美聯社)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8日在奈良爲自民黨參議院助選發表演說時遇刺身亡,牽動自民黨內派系重組、內閣改組、修憲走向,以及日美中臺在亞太地區的互動與關係。

安倍辭世後,不僅自民黨內的派系重組,而且也不無可能牽動小幅度的內閣改組。安倍生前是自民黨內最大派系清和會的領袖。這次在日本參院改選後的最大贏家岸田文雄首相應會竭盡全力拉攏清和會以進一步鞏固在黨內的勢力。自民黨內派系的重整當然也會反映在隨後的內閣改組。如果岸田收編清和會的過程順利無阻自然就沒問題,否則就可能透過談判進行交換關係,包括內閣人事的成員調整與修憲的推動。

日本戰後的外交政策一向以美國馬首是瞻。過去10多年來,從日本1991年派遣掃雷艦參加波灣戰爭、1996年提出「周邊有事」的概念,以及2000年左右將自衛隊預算首次突破憲法規定不得超過全國生產毛額1%的上限,背後都有美國的身影。可以說,日本從和平憲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接近修憲,相當程度是受到美國的鼓勵。

雖然日本是否修憲取決於日本支持修憲的自公聯盟與反對修憲的立憲民主黨等在野政黨之間朝野協商的結果,但美國的態度無疑也非常重要。不過,受到俄烏戰爭、全球性通膨、能源、供應鏈嚴重受損等危機的影響,美國總統拜登的支持率目前僅有33%,連民主黨內反對拜登競選連任的都高達64%。因此,基於選舉考量,拜登是否會支持日本修憲,不無疑問。

這次安倍遇刺身亡,最感到憂心的莫過於中國。北京不僅憂心安倍過世後日本的右翼勢力可能進一步擴張,更呼籲日本應記取歷史教訓,不要推動修憲。若是岸田決定暫時停止推動修憲,則日中關係可望進一步改善。在可見的未來,特別是北京宣佈「臺灣海峽不是國際水域」之後,加上中國機艦不斷擾臺,又三不五時在在附近臺灣舉行鍼對性的軍演,兩岸關係的緊張情勢可能會不斷升高。日中關係若有改善,臺灣國安團隊的神經可能更要繃緊一點。

不過,即使是日中改善關係,但也不可能改變美中兩大集團高度競爭的態勢。美中競爭霸權領導已成定局,未來最多是緩急與程度上的差別,再也不容易回到從前。

安倍是「自由與繁榮之弧」的倡議者,也是後來成爲「印太戰略」、「四邊安全對話」的推動者之一。這項安倍的政治遺產也成爲菅義偉、岸田文雄先後兩任首相推動日本外交與戰略的主要圭臬。

在美國將中國定位爲「全世界唯一有意也有能力挑戰全球秩序的國家」以及北約將中國定義爲對歐洲構成「系統性的挑戰」之後,日本已與美歐進行更緊密的聯結。俄烏戰爭的爆發、中日兩國在釣魚臺與東海的摩擦加劇,以及中俄兩國機艦不斷在日本海域秀肌肉,都讓日本對自己的安全環境日益感到不安。岸田甚至成爲首位應邀參加北約峰會的亞洲領導人,響應拜登政府正在籌組的兩洋聯盟,在全球扮演更吃重的「反中」角色,已經勢如騎虎。

蔡英文政府在安倍去世之後,針對安倍對臺灣的貢獻說了很多的溢美之辭。安倍在一場演說中主張「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也是美日安保有事。」他並呼籲美國對臺「戰略模糊」已經過時,應該改爲「戰略清晰」,以嚇阻中國武力犯臺。問題是,這些話如果是他擔任首相時所說,意義自然非同凡響,但這些話卻是在卸任之後所說,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在實際作爲上,安倍2012年第二次擔任首相後,多次帶領自民黨在國會選舉獲得勝利,權力如日中天,但卻沒有同意將蒼龍級潛艦技術出售給我國。2017年美國前總統川普退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後,安倍主導推動《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的締訂,但卻從未對臺灣的參與公開表示支持。

在安倍遇刺辭世後,國際大格局在表面上的變化似乎不大,但是日本、美國、中國與臺灣的政局變化與走向,卻可能對四組雙邊互動的關係帶來微妙而深遠的影響,值得持續關注並滾動式地研擬因應處理的對策。(作者爲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系榮譽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