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從蔣公與七都談臺灣的長治久安(呂秀蓮)
促轉會擬將中正紀念堂轉型爲「反省威權歷史公園」,並計劃將蔣中正銅像移除。圖爲中正紀念堂衛兵交接。(本報資料照片)
在疫情陰霾中,最近有兩件事在國內掀起一些政治漣漪。其一是蔣中正銅塑移除中正紀念堂,二是新竹縣市合併升格爲第七都。兩事互不相干,但反映的是2000年政黨輪替迄今,主政者並未認真謀求臺灣的長治久安,常因人設事,或謀一黨之私。
中正紀念堂廣場於陳水扁主政時改爲「自由廣場」,已逐漸被社會肯認。但龐然蔣公銅塑是否遷移?中正紀念堂的空間如何改造以符轉型正義?始終未獲主政者的正視。
我在擔任桃園縣長時,因高雄縣議會陳列的蔣公銅像被敲毀,嘉義被噴漆,而引爆南北各地的藍綠和族羣對立。由於兩蔣陵寢在桃園大溪慈湖,我就想到將慈湖附近綠地開放爲兩蔣塑像園區,收容全臺各地擬遷除的塑像,既可平息族羣對立,也可打造公共藝術公園,而華人觀光客在桃園機場下機後,又可就近參訪,創造觀光經濟。我的構想獲得議會支持,大溪鎮長曾榮鑑亦積極配合,纔有如今的景象。
把中正紀念堂的蔣公銅塑移置慈湖旁的兩蔣雕塑園區,增添園區氣象,恰到好處。另外將中正紀念堂空間改造成歷屆總統的文物館,無分黨籍,凡合法擔任國家元首者,均依其任期享有公平比例的空間典藏文物,供衆觀覽。至於歷史功過,自有史家及國人公評,合乎轉型正義。
再談縣市合併升格。目前的行政區域規劃是六都,18縣市。六都的改制,事先並未專業規劃,只將高雄、臺南及臺中的縣市合併升格爲直轄市,通稱爲「都」。地方制度法第四條第一項規定,「人口聚居達125萬以上,且在政治、經濟、文化及都會區域發展上有特殊需要之地區,得設直轄市。」桃園縣因加工衝破200萬的人口,而單縣升格。
直轄市與非直轄市的區別,除了前者市長可以參加行政院院會外,更重要的是中央與地方財政分配的問題。每年中央政府分配給地方的「統籌分配款」,約65%分配給六個直轄市,而18個縣市卻只分配到另外35%的一小部分,致使「富市越富,窮縣更窮」!幾年下來,嚴重擴大城鄉發展差異,幾近畸型。
行政院主計處每十年進行一次人口及住宅普查,最近一次於去年11月進行。臺灣常住人口2383.4萬人,近十年以新竹縣增幅最多,達21.2%,桃園市11.4%居次,臺中11.1%第三。反觀南投、嘉義及屏東等農業縣人口顯著減少,超過5.8%以上。此外,彰化縣人口已逼近126萬,被視爲「準七都」。
新竹縣市合併人口總數超過100萬,但未達125萬,現任縣長及市長分屬國、民兩黨卻公開支持合併,民進黨國會龍頭柯建銘表示要修改地制法降低人口標準爲100萬人。因柯立委是新竹人,而現任市長林智堅是他的嫡系接班人。外界解讀因林智堅連任兩屆,若縣市合併升格,他就可重新參選升格後的市長,一如當年陳菊,因高雄縣市合併後她繼續連任,造就她成爲「南霸天」,卻讓民進黨被韓流沖垮。
按行政區域規劃,影響國家發展、地方建設及人民福祉,至關重要。臺灣的行政區域始於日治時代,國民黨時多因黨國利益考量加以更改,如今民進黨已二度執政,若亦出諸黨派利益或個人政治前途的鋪陳爲考量,缺乏爲臺灣「長治久安」的擘繪,就是國家的不幸。如今政黨輪替已常態化,主政者就應超越黨派,高瞻遠矚,才能使臺灣長治、久安。
本人長年思考如何使臺灣長治久安,綜理出「國家安全、社會安定及人民安心」的「三安」與「三和」:「政黨和解、族羣和諧、兩岸和平」。爲長治久安,本人針對行政區域的重規劃,早有構想,敬候各界指教:
一、七都(或七州):臺北都─臺北市及基隆和宜蘭;新北都─新北市鄰近基宜部分規劃給臺北都;桃園都─桃園市、新竹縣市及苗栗;臺中都─臺中市、彰化市及南投縣;臺南都─臺南市、雲林縣及嘉義縣市;高雄都─高雄市及屏東縣;花東都─臺東縣及花蓮縣。
二、二特別行政區,直屬行政院管轄。高山特別行政區─海拔一千公尺以上山地區;離島特別行政區─臺灣周邊離島。(作者爲中華民國前副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