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馬英九的啓發──林毅夫的錦繡中華之2(郭冠英)
林毅夫在陸軍官校成績優異,接受賴銘湯上將頒獎。(林毅夫家屬提供,楊基山翻攝)
2020年新黨總統候選人楊世光的父親楊浩之文〈林毅夫潛逃事件始末〉說,林毅夫潛逃當初處理之原則是「一不見諸於公事、二不形諸於文字」,故無任何檔案、資料之建立或存在。
楊浩隨同趙一龍將軍前後將近一年時間奔波於臺北與宜蘭間,與林正誼夫人陳雲英女士之接觸、連繫、訪談亦復如是,所有檔案資料只有後勤部門之失蹤宣告及我至聯合勤務總司令部留守業務署,爲陳雲英女士辦理林正誼撫卹事宜之資料。
1979年5月16日晚間9時許,陸軍總司令部戰情室接擭金門防衛司令部政四組報告稱:「本島東北角284師馬山駐地,連長林正誼晚點名時不到,未主持全連之晚點名,經遍查無着,由跡象顯示己叛逃大陸……」。
林正誼潛逃時攜帶救生衣一件、軍人補給證,通訊密碼錶及駐地作戰計劃等,至馬山喊話(播音)站將星光掃瞄儀之電視閉路系統開啓,見對岸人民解放軍駐地角嶼,早晨有幹部隨同主官模樣之軍官在林登陸處指指點點,尤以對一處樹叢圍觀駐視甚久。
就讀臺大的林正義投筆從戎,在該年2月26日刊載了他這段」投筆從戎「的心路歷程。(鄭履中翻攝)
林毅夫潛逃大陸時之名字爲林正誼,其原名爲林正義,臺灣省宜蘭縣人,宜蘭高中畢業考入臺灣大學農學院農業工程系,1972年就讀臺灣大學農工系時,於寒假至臺中成功嶺「大專學生軍事集訓班」接受寒訓時,決定投筆從戎,轉學就讀臺灣鳳山的黃埔陸軍軍官學校44期,成爲當時軍方的重點宣傳之一。
陸軍官校畢業後,僅歷練完一年排長,於副連長任內即考入政治大學企管研究所,速即獲得碩士學位。於研究所求學期間,與研究所同學陳雲英柤識,戀愛而結婚生子。
林毅夫潛逃時遺留物品中留有一份《中央日報》之剪報,是馬英九寫的一篇文章,論文主旨大略論述鄧小平如欲成功推行四個現代化,必須培植企管學碩士以上程度之企管人才兩萬名以上,否則無法將四個現代化迅速實現,而當年(1979年代)大陸文化大革命復原不久,百廢待舉,企管人才更是奇缺,而林毅夫獲得企管碩士學位後,馬英九這篇論文對其叛逃應有一定的啓發。
林毅夫就讀陸軍官校時,同學稱其相貌堂堂如太平天國之翼王石達開,林亦常將自己與石達開相比擬而自我期許。 他在16日晚潛赴大陸時之潮水變化,亦爲馬山地區十年方有一次的最大退潮,使馬山駐地至角嶼兩地間退潮後之海水距離僅約一千公尺。
金門島海岸駐地沙灘大多均設置拒馬鐵絲網及佈雷。林毅夫進人海中之前,必須經過雷區,而且是在暗夜中,除了瞭然於陣地雷區之佈置外,其膽識決心也實甚大。
又有所謂「林正誼直屬的師、旅、營長全都受不同程度的牽連,從此在軍中受到壓抑。」此非事實。軍中有連坐法,林毅夫叛逃受連坐處分是理所當然,但了不起是行政處分,其直屬師長周仲南少將,非僅未受牽連,林案發生不到一星期即調任總統蔣經國侍衛長之中將職缺,隨後歷經憲兵司令,警備總司令等職。
又有說:「他的妻子最感徬徨,那時陳雲英在省立宜商教書,每天要面對情治人員的調查……」,也非事實。
陳女士那時的確是至爲徬徨,當年和林毅夫結婚,雙方家長並不是全然贊同,尤以婚後陳雲英犧牲奉獻,請調至宜商教書,住在宜蘭市小東路林毅夫母嫂經營理髮店之3樓,3層樓房系自建,隔間甚小,家境並不富裕。
陳雲英所有的悽楚獨自承擔, 當時的社會觀念和政治環境,叛逃案犯的妻子那份羞辱更是無語問蒼天,了不起的是陳雲英女士默默的承受,沒有想與林毅夫脫離夫妻關係,亦不接受孃家的資助,想憑一己之力將子女撫養成人。
將近一年的時間裡,面對着一個丈夫失蹤、前程茫茫、「孤兒寡母」的陳雲英女士,楊浩對其求學、戀愛、成家、爲人妻、爲人媳、爲人母當時之心路歷程,應算是最詳知的,其中也有許多不足爲外人道的事。
陳雲英女士雖然是案犯家屬,但楊浩仍秉持着尊敬、佩服的心情來協辦力所能及而該辦的事,當時完全是雪中送炭,每次前往都要致送點慰問金,現在看來金額微不足道,在當時還是有所助益,支出之慰問金費用因秉持「一不見諸於公事、二不形諸於文字」必須與相關部門溝通經長官暗示,以出差費或趙將軍及我以個人名義申請官兵急難救助名義所領取之費用來挹注。
楊浩之所以將這些芝麻綠豆事提出,在顯示當年辦理林毅夫叛逃案時,是恤人之所未恤,急人之所未急,沒有一絲一毫之刁難。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