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當「天朝上國」遇見馬可波羅──未酬邦國中興之52(朱偉嶽)

馬可波羅。(圖/中時檔案照)

「商業社會」有許多人說爲「工業社會」或「現代社會」,我認爲工業的整個流程,從上游原材料的採購獲得,到中游的製造含技術或設備的準備張羅,合作或分包,到下游產品完成的銷售,運送,發生糾紛時的法律處理,整個流程中的資金融通等等,都是商業性架構下的工作。

在商業社會中的農業亦然,其他專業服務如法律、會計、醫療、文教、演藝、職業運動等等,都是在商業性架構下的工作,故把「工業社會」或「現代社會」稱爲「商業社會」,更符合實際。

商業社會是以大規模的工業生產,或大規模普遍性的服務業爲主導的社會,農業也是其中之一項,但產值是一小部分;農民亦佔全社會人口的一小部分。如北美社會,農業人口低至2%;臺灣在5~8%之間,大陸約爲30~40%。

商業的要素有三,即資本,商品及勞務:

資本──除有形的資金外,尚包含土地、設備、原料、商標、專利權、特許權等。

商品──各項商品數量龐大,而且新的商品層出不窮,日新月異,皆指有形的貨品與無形的售前或售後服務。

勞務──勞務指從事人員在商業活動中包括勞力、知識、技能、管理能力、經驗等的貢獻。

故商業社會的內容複雜,分工細膩,社會流動性大,競爭性強,凸顯了個人的追求,家長式的政治架構被選舉式取代,逐步衍生了民主政治。商業活動花樣多而頻繁,故要有較完善的遊戲規則或規範,這形塑了法治,也激勵了科技的不斷創新。

商業社會要把上述三要素活動中的所有人,都納入在商業的交易生活中,依各人的努力,或貢獻,或運氣,作爲各人應得到的一份報酬,這報酬用交易的媒介金錢表達,漸形成了私有財產權不容侵犯的觀念。從商業社會整個社會的效能看,商業社會是一部內燃機汔車,馬力強大,可橫衝直撞。威尼斯呢,或是100cc的摩托車,葡萄牙、西班牙、荷蘭,是1000cc左右小貨車,英吉利呢,是4000cc以上八汽缸的越野車了。

但是坐慣牛車而氣勢昂然的人,完全不知汽車爲何物,難免氣勢依舊昂然;這就是天朝上國接見英吉利王國特使的類比。

英國在公元1588(明萬曆16)年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公元1600(明萬曆28)年成立東印度公司,公元1642~1689(明崇禎15~清康熙28)年間,有近半世紀的內戰與革命,無暇外顧;公元1763(清乾隆28)年在北美擊敗法國,得加拿大及密西西比河以西土地,1783(清乾隆48)年承認美國獨立,這個時候,英國無論對內對外,總算清閒下來了,就想到華夏中國了。

在葡萄牙人這一波歐洲人來華之前,有威尼斯人名馬可波羅者,於公元1264(宋理宗景定4;元世祖至元元年)年在君士坦丁堡,碰到元朝派往西方的使者後,不只覺得新奇,而且認爲充滿機會,乃決定冒險前往中國。公元1266(宋度宗鹹淳2;元世祖至元3)年,馬可波羅到達元大都(今北京),見到元世祖忽必烈。忽必烈寫了一封信,托馬可波羅帶回羅馬給教皇,請教皇派人到元朝,告訴元朝人關於歐洲人的生活情形,馬可波羅接受任務,就起身返回歐洲,故此次馬可波羅在中國之停留,最多僅一年。

回到義大利後,此時爲公元1270(宋度宗鹹淳6;元世祖至元7)年,是第八次十字軍東征剛剛結束,第九次東征在籌劃中的時候。他拿到教皇額我略十世(或稱格列哥里十世)給忽必烈的回信,於公元1271(宋度宗鹹淳7;元世祖至元8)年動身返回中國覆命。先從威尼斯乘船到黑海南岸登陸,然後從陸路輾轉於公元1275(宋恭宗德祐元年;元世祖至元12)年抵達抵達大都(北京),而後一直在中國南北各地停留至公元1292(元世祖至元29)年,到公元1295(元成宗元貞元年)年纔回到歐洲。馬可波羅回到歐洲後,參加了威尼斯和熱內亞的戰爭,被熱內亞俘獲坐牢,在牢中對獄友說旅遊的故事,原記錄是法文本,即《馬可波羅遊記》,或《東方見聞錄》,記載了他到亞洲及從中國返回威尼斯旅遊的經歷、以及亞洲及非洲多國的地理及人文風貌,成書後影響了歐洲人對東方的認識及探索。

回看當年,馬可波羅是一位熟習東西交通往來,近於現代旅行社中,負責安排交道工具及食宿的領隊。加以馬可波羅是一位聰明伶俐的人,或近於慈禧太后前的小李子吧,亦非常討得元世祖忽必烈的歡心,元世祖身邊也需要這樣的人,聽一聽世界其他地方他不知道的事物,也可派他去各地調研一下作實況回報。在這情況之下,發生在宋、元之間的爭戰故事,如有關文天祥者,不會出現在《馬可波羅遊記》中。

(作者爲前中科院第二所資深研究員)

【未完待續,朱偉嶽專欄每週日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