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30年前的類火車之旅(劉良升)

1990年代臺北火車站的忠孝西路,因計程車業者搶載國光號下車的乘客,使得該地區的交通動彈不得。(江妙瑩攝)

臺灣鐵路工會因爲不滿行政院制定的「臺鐵公司化草案」,在未與工會溝通達成共識前,就送交立法院審查,乃發動在「五一勞動節」不加班集體休假的行動訴求,且獲得9成以上的員工實質響應,造成5月1日表定列車全面停駛。且因爲新聞媒體早就預告多時,導致當日各地火車站門可羅雀,即便交通部以「類火車」來支援,也不免遭受在日常習於搭乘火車的旅客抱怨之聲四起。

姑不論現今隸屬於交通部,且運營長達70多年的臺灣鐵路管理局,其步入公司化的過程是否有爭議之處,不過在「五一勞動節」臺灣鐵路線列車實質的罷工和停擺,的確造成了民衆行的不便。交通部責成下轄公路總局,在5月1日推出了「類火車」的服務。此乃臺鐵旅客可以在臺鐵車站購票,馬上在火車站外暫時的「類火車」招呼站,便可搭乘車頭臨時懸掛「類火車」字樣紅色布條的遊覽車或客運車,作爲臨時轉運的交通工具之用,固然當屬美意一樁,不過接駁的路段非常有限,與火車路線的分佈涵蓋相比簡直是杯水車薪,而且班次不多,加上原先臺鐵旅客已經預期並選擇了其他的公路運輸方案,所以效果不彰。唯一的留念是「類火車」這則讀來像是官衙中「文藝青年」的新創詞組,就算聽來「不倫不類」,卻將永錄中華民國新聞辭典之中。

這個熟悉的情境,讓我回想到約30年前,我也曾經搭乘近似「類火車」的臺灣汽車客運班車。原來當年我在桃園某廠區工作,在桃園中壢租屋居住,常趁着週末晚間在臺北火車站對面的南陽街美加補習班修習英文。通常週六晚間10點鐘的英文課散場後,我逕自步行到臺北火車站,搭乘南下前往中壢的火車回家。

當晚10時許,我照例下課後前往臺北火車站準備搭車返回,結果火車站狀似冷清,一經詢問方知正在一個多小時之前,有一輛貨車在臺北和中壢間樹林路段的一處平交道,撞上了行駛中的鐵路列車,連電力火車賴以提供電源的電線杆都撞倒了,頓時南北鐵路交通中斷,且無法預知修復通車的時間。

我聞訊後,火速前往鄰近位於承德路邊的臺灣汽車客運臺北北站找尋替代方案。在未進入臺北北站建築前,就看到數十輛停在外側的排班出租計程車的陣仗,計程車司機想要從抵達臺北的班車中,招攬旅客獲得轉送到臺北各處的生意,這種排班現象既是司空見慣,也就不以爲忤。

未幾,一輛顯示着「臺北-中壢」的班車駛入站場卻空車過站不停,我等充滿狐疑地目視它的離去,隨即進入值班的副站長辦公室問明原委。副站長這才告知受到臺北北站另一側排班計程車司機的「威脅」,這末班前往中壢的班車不得不過站不停。

副站長也提出一個替代方案,便是可以用「包車」名義,租用一輛臺灣汽車客運客車前往中壢,當場一位仁兄就掏出2500元新臺幣現鈔成交。副站長趕忙調度一輛車頂顯示「專車」字樣的客車,在沒有打開車廂內照明燈的情況下,讓我們前往中壢的旅客「躡手躡腳」低調魚貫上車,在夜色的掩護下「包車」摸黑離開臺北北站,「突破」計程車司機的「圍城」。待客車開出約7、8分鐘後,駕駛員這纔打開了車廂內的照明燈,由預付包車費的仁兄清點人頭,依稀記得車上一共有28、29名乘客,大家爽快地高喊每人100元平攤,剩下的就當做該老兄的「預訂勇氣費」了。誠然100元比正常的臺北中壢區間旅費依然高出了一兩倍,但是此時此刻卻圓滿解決當夜恐怕有流落臺北街頭的困擾了。

包車一路直達快行,在午夜時分抵達中壢火車站邊上,各員再一次偷偷摸摸「銜枚寂靜」地下車。我還故意繞到約80米外的中壢火車站瀏覽一番。只見月臺上停擺了數列已進站卻無法繼續北上的列車和車上的旅客,我同時佯裝詢問中壢的計程車司機前往臺北的價格,乖乖,一個人500元,意味着包車北行要2000元的天價咯!簡直是勒索呀!

今年五一的「類火車」客車是因爲臺鐵員工罷工而由交通部協調出的產物;30年前的「類火車」包車卻是在計程車司機的暴利與暴力下,臺北前往中壢旅客「自力救濟」不得不然的「救命稻草」。殊不知當年萍水相逢共乘「包車」的其他20多名夥伴,還有誰在這個節骨眼,尚能憶起昔時「同舟共濟」的場景?

(作者現居美國德州休斯頓市)

【劉良升專欄每週二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