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關千萬人!廣州解封后,我有一點擔心

文/熊貓的熊

廣州多區解除封控,標誌着三年防疫真正來到了一個拐點。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曾說過一個結論,相較於率先吃螃蟹的石家莊,對全國而言,廣州防疫政策的調整,其實更具有風向標意義。

一方面,廣州的城市地位更高,政治、經濟、交通等方面皆是如此,解封后的連鎖影響會更加龐大;另一方面,廣州的城市規模更大,感染人數更多,11月突破十萬例。

廣州放鬆了,那基本意味着,現行的防疫模式,也即以核酸爲篩查工具,對無症狀、輕重症患者無差別隔離清零的模式,到了正式調整的時候。

事實上,這一點從昨日重要會議的定性中也能夠看得出來——“我國疫情防控面臨新形勢新任務”。

在廣州解封以後,同樣一線城市的北京、深圳等,也都傳來了放鬆的信號。比如北京一些小區宣佈陽性病例可以居家隔離,長時間24小時核酸的深圳,各小區也取消了核酸查驗,只看健康碼綠碼……

一線城市,從來都是觀察全國政策走向的窗口,接下來意味着什麼,已經不言自明。

但當廣州邁出這一步時,我還是有一些擔心。

當然,並不是擔心廣州像石家莊一樣,在解封之後又重新倒退。而是擔心在目前的全國防疫體系下,作爲一個“異類”的廣州,如何自處?廣州的外來人口返鄉時,會不會遭遇各種阻攔歧視?

我們必須看到一個事實,全國各地的防疫措施,一直都不是整齊劃一的。即便在執行二十條方面,不同的地區也有着巨大的差別。

比如就在廣州等地放鬆時,錦州發佈的《關於當前疫情防控措施的幾點考慮》提到,“我們沒有必要在可以清零、可以不形成大面積感染的情況下放棄防守”,“能清零而不清零,實在是太可惜了”。也就是說,風險管控區的放開,還要等到所有病例清零以後。

地方政策的不統一,意味着廣州防疫突然變陣後,將出現和外部環境的不適配的情形。而最直觀的體現,就是廣州的外來人員返鄉如何安置的問題。

這並不是一個小議題。廣州的外來人口有多少呢?2020年廣州方面曾透露,廣州是“實際管理服務人口超過2200萬、流動人口超過1000萬的超大城市”。

也就是說,它關係到足足一千萬左右的流動人口的返鄉。

按照廣州的最新政策,已經暫停常態化的核酸檢測。而過去幾天,廣州的日均新增,在六七千例左右,這是嚴防死守封控的結果。暫停核酸、解除封控,一定會帶來更大規模的感染。

如果只是呆在廣州,即便是感染了,無症狀不測核酸甚至自己都難以發現。但注意,現在已經是12月,距離春節只剩一個多月,距離春運開啓時間更近。

外來人員春節返鄉潮,很快就要開啓了,他們從管控鬆弛的廣州,回到更嚴格的家鄉,又會遭遇怎樣的針對外來人員的防疫政策呢?會不會勸返,或者不管有無核酸一律先隔離?

這種擔憂並不是多餘的。

就在前幾天,有地方針對外省來返人員上線了“藍碼”,雖然“藍碼”很快被叫停,但像上海、長沙等地,外來人員抵達不滿一定時間,仍需要連續核酸,且不得進入部分公共場所。

同樣是在防疫二十條的大框架之下,有的城市取消常態化核酸,有的城市還在嚴防死守,它足以說明在執行落地方面,地方擁有的巨大彈性,這種彈性爲歧視性的措施留下了土壤。

過去這三年來,像合肥這樣光明正大地告訴大家“來的都是客人”的城市,少之又少。絕大部分城市和地區,哪怕表面上敞開懷抱,實際上也會各種加碼,動不動就來隔離套餐,讓來返人員望而卻步。

在網上,甚至經常看到一些本地人將外來的感染者稱作是“投毒”,至於把疫區來的人員當成“瘟神”,類似社會心態更加不用多說了。

所以,對現在的廣州來說,放鬆得越徹底,防疫變陣的步伐越激進,意味着廣州和其他先行觀望的地區的時間差會越大。

它不僅會讓廣州承受更大的壓力,也會讓廣州的外來人員在返鄉問題上,面臨更多的困難和障礙。

這個時間差,到底會持續多久呢?人員跨地區流動的大前提,也即地方之間的防疫措施徹底實現統一,到底什麼時候能實現呢?說實話,現在誰都無法下結論。

因爲誰都無法預料,廣州慢慢放鬆以後,第一波衝擊會有多嚴重。之所以讓廣州先突圍,而不是全國步伐統一地解封,正是爲了最大限度減少大規模感染導致的衝擊,讓先行先試者積累經驗教訓。

所以這幾乎是一個悖論——廣州的放鬆,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效果,必須依賴其他地方也同步放鬆;但現階段的調整,又不支持一步到位地過渡到全國放開的地步。

在這個意義上,廣州其實在做出巨大的犧牲。

而我想呼籲的是,既然他們是在爲後來者蹚出一條新路,那麼,對待那些返鄉過年的廣州務工人員,是否可以儘量人性化一些?是否可以少一些歧視?少一些不留情面的硬核隔離?

畢竟已經整整三年了,“非必要不流動”的春節,也該結束了。他們有權利回家,過一個好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