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智駕獨角獸佑駕創新上市,十年募資超14億,累計虧損6.8億元

12月27日,深圳佑駕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佑駕創新,2431.HK)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股價當天上漲14.12%,收盤市值達到77.4億港元。

佑駕創新也成爲年內繼如祺出行(09680.HK)、黑芝麻智能(02533.HK)、地平線(09660.HK)、文遠知行(WRD.NASDAQ)、小馬智行(PONY.NASDAQ)之後又一家實現IPO的智駕獨角獸企業。

2014年,85後海歸博士劉國清在深圳創立了佑駕創新,主攻ADAS(高級駕駛輔助系統)賽道,覆蓋領航、泊車和艙內功能在內的駕駛體驗關鍵環節,目前已累計與35家整車廠達成量產合作。

不過,車企當前正普遍加大對智駕技術的自研,且華爲、小鵬汽車、理想汽車、蔚來汽車等車企已經開發出自研的智駕系統,這意味着佑駕創新的獲客難度或將增加。

根據灼識諮詢的資料,按2023年L0級至L2+級解決方案的收入計算,佑駕創新在中國所有智能駕駛解決方案供應商中的市場份額爲0.6%。

佑駕創新所處的行業競爭激烈,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公司累計收入超過11億元(單位:人民幣,下同),同期累計虧損6.8億元。公司預計,在2026年之前不會產生任何淨利潤。

具體來看,2021-2023年,佑駕創新的營收分別爲1.75億、2.79億及4.76億元,毛利率分別爲9.7%、12.0%及14.3%,兩項數值均呈逐年增長態勢。同期其淨虧損額分別爲1.40億元、2.21億元及2.07億,三年累計淨虧5.68億元。虧損的主要原因是業務仍處於爬坡階段,但另一邊需要大量的研發開支來維持自身的競爭力。

今年上半年,佑駕創新營收達到2.37億元,同比增長44.5%,毛利率由2023年上半年的8.3%提升至期內的14.1%;但期內公司仍未實現盈利,淨虧1.12億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佑駕創新項下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爲2.20億元。

智駕企業的業績與合作車企息息相關,合作車企搭載其智駕方案的量產車型越多、銷量越高,規模效應就越明顯,智駕企業的各項成本就能攤得越薄。

佑駕創新在招股書中稱,定點車型若不能實現量產、量產車型銷售情況不佳以及整車廠爲控成本壓低報價,這些情況都可能對其收入情況產生不利影響。

此外,佑駕創新在更高級別的自動駕駛研發方面與同行還有一定差距,比如文遠知行已經具備了L4級公開道路的運行能力。

不過,儘管佑駕創新跟行業大多企業一樣,普遍面臨虧損、研發投入高、現金流趨緊的局面,但智駕仍被視爲一個高增長的朝陽行業,依然能夠獲得資本的青睞和追捧。

據統計,佑駕創新自成立以來,完成超過10輪融資,累計獲得超過14億元,成爲深圳的一家明星公司。

在最新的基石投資輪,佑駕創新引入了康成亨國際投資有限公司以及Horizon Together Holding Ltd.兩家基石投資者,累計認購超5.4億港元。其中,Horizon Together Holding Ltd.便是地平線(9660.HK)。

IPO前,佑駕創新已獲得四維圖新、澤奕投資、國開製造業轉型基金、中金資本、元璟資本、嘉實投資、普華資本、東方富海、凱輝基金、博原資本等知名機構的投資。

值得一提的是,佑駕創新在2015年獲得了阿里巴巴創始人之一、現任阿里巴巴CEO吳泳銘450萬元的天使輪投資。此外,吳泳銘在2015年創立的元璟資本,也參與了佑駕創新2020年、2021年及2023年的C2、D1及E2輪融資。

隨着佑駕創新的上市,深圳智能網聯汽車的產業版圖也變得更加清晰。

作爲全國首個爲自動駕駛立法的城市,深圳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飛速發展。2023年,深圳全年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實現增加值763億元,同比增長38.2%,增速位列全市20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羣前列。今年7月,工信部等五部門公佈了智能網聯汽車“車路雲一體化”應用試點城市名單,深圳首批入選。

目前,深圳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上企業目前已超過2400家,其中,自動駕駛相關企業約1400家的數量,全國排名第一。

就在上月,深圳福田區的另一位智駕玩家成爲業界焦點。元戎啓行宣佈完成1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7億元的C1輪戰略融資,這是國內2024年智駕供應商單筆融資最大金額。

作爲全國首批實施智能網聯汽車准入和上路通行試點的城市,以及首批城市級車路雲一體化協同發展示範城市,深圳正逐步構建起智能駕駛的新高地,吸引集聚了百度、安途智行、廣汽如祺、小馬智行、文遠知行等一批行業頭部企業。

在今年6月舉辦的“第二屆未來汽車先行者大會·2024全球智能網聯汽車商業化創新論壇”上,深圳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徐煒曾表示,深圳走在全國智能網聯汽車第一方陣。未來,深圳將全面構建全國自動駕駛最開放城市,支撐深圳開展全場景、全車型技術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