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研院發布元月商業服務業景氣 估7月進入「繁榮」境界

商研院7日發佈元月商業服務業景氣,其中同行指標綜合指數已連續17個月上升,經標準化的循環綜合指數來到1.5525個標準差,且升勢仍持續加強,預測到2024年7月可持續上升到2.5136個標準差。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商研院7日發佈元月商業服務業景氣,其中同行指標綜合指數已連續17個月上升,經標準化的循環綜合指數來到1.5525個標準差,且升勢仍持續加強,預測到2024年7月可持續上升到2.5136個標準差。

商研院指出,在五個景氣循環同行子指標之中,其循環趨勢值除了批發及零售業爲99.94以外,其餘均超越長期趨勢值(100)。再就趨勢變動的速度而言,除了目前循環趨勢值已達102.41的住宿餐飲業顯現些微減緩外,其餘也都持續加速之中,顯示覆蘇步調穩健。

此外,商研院還提到,雖然目前領先指標綜合指數持續下降,唯下降速度在2023年下半年明顯減緩,整體經濟復甦的不確定性明顯降低。

商研院指出,今年元月的景氣循環領先綜合指數來到-0.5591個標準差,這並未及上次在2020年4月的底谷-0.6066個標準差。在七個子指標中,景氣回升的已增爲三個,其循環趨勢值也都已經超過長期趨勢值(100),而且還在加速上升中,包括運輸倉儲、商業服務業僱用淨進入率與金融及保險等業;其餘四個循環趨勢持續惡化的子指標中,有二個惡化趨勢也見減緩,包括服務貿易收支淨額與商業服務業股價指數;只剩民間實質固定資本形成與倒置後的失業給付初次認定受理件數等兩個子指標持續惡化,這表示整體景氣的復甦強度仍會有某種程度的侷限,但卻也可能意味着當前面臨的勞動力短缺壓力會有所減輕。

商研院表示,商業服務業景氣復甦步調可穩健持續無虞。但在當前景氣熱絡之中,面臨嚴重缺工的住宿與餐飲業的上升趨勢已在2023年8月開始明顯減緩,極可能造成某種程度持續成長的侷限,表示利用自動化、數位化,甚至機器人替代人力,並提高生產力的必要性已迫在眉睫。

商研院指出,領先指標綜合指數的景氣循環下降走勢一再減緩,已明顯降低了整體經濟持續下行的風險。但「民間實質固定資本形成」與「服務貿易收支淨額」兩個子指標在2023年下半年快速下墜甚至已進入嚴重衰退區內,似有「恢復」疫情前曾經讓臺灣經濟長期陷入所謂「悶經濟」的舊結構之勢。

商研院表示,這個老問題的解決,在當今數位經濟時代,臺灣又得天獨厚擁有高端晶片技術與能量,以及在全球化時期所高度累積的資本等優勢,是有利用「數位驅動」與「服務導向」快速跳躍式來促成全面經濟轉型的機會。但是若無產業結構上的大舉突破,難免景氣復甦後還是無法超脫長期的「低度均衡」以及「結構失衡」陷阱。

簡言之,這兩個因素是當今世界的出口導向與後進國家普遍陷入少子化、低薪化、高齡化長期經濟社會困境的基本肇因,臺灣是最有條件領先解決的。加上目前已明顯看到更多的中小企業,比以往更充滿創新變革的企圖心,二代接班追求永續經營的傳承使命感也開始蔚成風氣,民氣可用,一個大好經濟時代之來臨並非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