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界·當代·未來|2024上海當代音樂節即將重磅開啓

2024上海當代音樂節

將於11月18日至24日

在上海音樂學院舉行

上海當代音樂節秉承“上海·世界·當代·未來”的宗旨,展示國內外當代作曲家的精品佳作,促進國際音樂文化交流,推出前沿性、探索性的原創音樂作品,打造青年音樂家展示才華的高端平臺。

上海當代音樂節(SHCMF)是由上海音樂學院主辦的重大藝術實踐活動之一,也是中國最重要的當代音樂節之一,爲中外優秀作曲家提供國際交流平臺,讓音樂藝術學界嚮往之。

2008年,首屆“上海當代音樂周”在時任上音院長楊立青倡導與推動下成功舉辦,經過14年匠心打造,“上海當代音樂周”於2022年正式升格爲“上海當代音樂節”,現任藝術總監爲上海音樂學院院長廖昌永教授。

關於本屆音樂節的舉辦宗旨,廖昌永表示,上海音樂學院始終屹立於音樂藝術發展的前沿,創立並不斷完善中國專業音樂藝術的教育體制與辦學模式,擔負起引領中國專業音樂發展方向的責任。上海當代音樂節的舉辦,一方面,爲培養國際視野、全面發展的拔尖創新藝術人才提供堅實的支撐,展示上海音樂學院“教創演研”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的成果;另一方面,爲上音建設中國高等音樂教育的引領者、文化強國戰略的支撐者、上海文化品牌的貢獻者、長三角音樂聯盟的牽引者、國際文化藝術交流的示範者貢獻力量。

本屆音樂節將呈現高水準的國內外當代作品音樂會、高質量的學術講座、大師班、作曲家論壇、國際作曲賽事、全國作曲本科教學·作曲工作坊,以及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場音樂會等,促進多元化、高質量的當代音樂資源集聚上海,進一步做強“碼頭”,激活“源頭”,勇立“潮頭”,堅守人民立場,大力提升音樂文化軟實力。

本屆音樂節中,緊貼時代脈搏的慶典作品,融入了音樂領域的前沿學術研究成果,映射出“當代性”的創造力和生命力,推動文化創新創造活力持續迸發;多位國內外傑出作曲家的匠心之作璀璨登場,增進了音樂藝術的國際交流與合作,用開放包容、交流互鑑彰顯出“世界性”的視野與胸懷;植根於本土文化的內蒙古北疆之花烏蘭牧騎,用獨特的民族風情和精湛的藝術表現,生動演繹“民族性”的中華審美風範,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11月18日至24日

7天視聽盛宴

11位指揮家、3支交響樂團

1支民族樂團、4支室內樂團

28位獨奏/獨唱家

奏響80位作曲家的85部當代作品

五大板塊

原創音樂

5場大型管絃音樂會

4場當代室內樂作品音樂會

講座論壇

4場講座 2場論壇 2場大師班

國際比賽

第13屆百川獎國際作曲比賽

決賽音樂會

校際交流

全國音樂院校作曲本科教學

作曲工作坊

非遺展演

內蒙古藝術學院“北疆之花烏蘭牧騎”

專場音樂會

More

*11月18日、19日、20日、21日、24日晚音樂會將對外售票,講座及工作坊面向社會招募觀衆~詳情請關注上音演出小程序及上音票務公衆號。

關於今年音樂節的亮點,上音作曲指揮系主任、上海當代音樂節項目總監周湘林這樣介紹:本次音樂節適逢新中國成立75週年,將上演《中國序曲》《大提琴協奏曲“紀念”》等具有時代意義的慶典作品,對民族音樂文化傳承與創新進行深情呼喚,激勵更多青年作曲家投身於新作品的創作與演繹中。

2024年也是中俄建交75週年,音樂會將呈現俄羅斯著名作曲家古拜杜麗娜作品的中國首演,爲音樂節注入俄羅斯民族音樂的藝術精髓。2024年是中法建交60週年與中法文化旅遊年,作爲國際音樂交流平臺,本屆音樂節邀請到法國旅程室內樂團加入。

音樂節注重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邀請到內蒙古藝術學院北疆之花烏蘭牧騎舉辦蒙古族傳統音樂的專題講座及展演音樂會,促使民族音樂瑰寶與當代音樂潮流進行對話與融合。

音樂節還邀請到特里斯坦·米哈伊、趙季平、徐孟東作爲駐節作曲家,除了在多場音樂會上呈現他們的傑出作品,三位駐節作曲家還將舉辦專題講座,分享創作理念與心路歷程。

上海當代音樂節通過創演當代音樂佳作,促進音樂文明交流互鑑,弘揚中華民族優秀音樂內涵,在新的起點上繼續繁榮中國音樂,爲世界音樂文化的發展進步貢獻中國力量。

作曲指揮系教授、2024上海當代音樂節駐節作曲家徐孟東表示,上海是率先進行中西音樂文化交融之地,而上音則最早系統引進西方專業音樂教育體制,從而在音樂藝術領域爲建立中國特色作曲理論,表演藝術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奠定了基礎。

上海音樂文化一直秉持着開放包容、兼收幷蓄、交流合作的原則,吸納各種文明優秀成分,從而具備了有容乃大的開放格局。而這也正是我們當代音樂節及其所有參與者意欲追求、心嚮往之的目標。楊立青院長倡導、推動了上海當代音樂周的開創,如今升格爲當代音樂節。這使得這一當代音樂盛典越辦越好、越辦越具有開放性、包容性、探索性、前沿性。

聲樂歌劇系副主任、2024上海當代音樂節歌唱家黃英將在本次音樂節演唱丁善德老院長創作的聲樂套曲《滇西詩鈔》以及作曲指揮系副教授樑楠作曲、研究員楊賽作詞的《蒹葭》等中國作品。

她介紹說,《滇西詩鈔》由五首七言絕句組成,是一部具有鮮明民族化和現代化風格的作品。丁善德先生將本民族的音調與法國印象派作曲風格相結合,在演唱再創作時,儘量表現出中西結合、洋爲中用的風格。《蒹葭》取材自詩經《秦風·蒹葭》,歌曲塑造了不畏艱難、執着追求的新時代創業者的形象,具有時代精神,同時也非常藝術化。作爲藝術家應有責任感和使命感,中國人要唱好中國歌。我們要努力傳承上音的優秀傳統,踐行上音“教創演研”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用音樂講好中國故事。

供稿:作曲指揮系

圖片:教育信息技術中心

編輯:彭暢

小音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