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國際舞蹈中心:舞蹈家搖籃化身爲舞蹈“藝術空間”
上海是座熱愛舞蹈的城市,在這座城市中有一個讓全世界舞者學習、交流、表演的舞蹈聖地——上海國際舞蹈中心,上海舞蹈學院,上戲舞蹈學院、上海芭蕾舞團和上海歌舞團在此匯聚一堂。第二十三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期間,共有7部藝術節劇目在此陸續上演,以一曲舞魂吸引着世界各地的舞者和觀衆。
點擊查看清晰大圖
老上海的“舞校”記憶
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坐落於長寧區虹橋路1650號,緊臨延虹綠地,佔地約4萬平方米。作爲上海舞蹈界的搖籃,這塊土地上曾誕生了上海舞蹈學校、上海芭蕾舞團和上海歌舞團,培養了一代又一代舞蹈表演藝術家,編創出一部又一部經典舞劇。
1960年3月18日,上海市舞蹈學校在石門一路333號正式成立。1961年11月,建校只有一年多的上海市舞蹈學校從市中心臨時校舍搬遷至虹橋路1674號(即虹橋路1650號),開啓了這一塊土地與舞蹈藝術的情緣。
1979年6月,在上海市舞蹈學校《白毛女》劇組和《長征組舞》劇組的基礎之上,分別成立了上海芭蕾舞團和上海歌舞團。大院內的格局成了“兩團一校”,而老上海依舊習慣將它們稱爲“舞校”。汪齊鳳、辛麗麗、譚元元、黃豆豆等一批閃亮的名字從這兒傳向全世界。
無圍牆、全開放的舞蹈中心
作爲上海“十二五”期間的重點文化項目,2016年10月1日,上海國際舞蹈中心正式建成並對外開放。中心呈現開放式格局,由虹橋路項目現址向外拓展,與延虹綠地連成一片,所有建築之間都不設圍牆。從空中俯瞰,整個國際舞蹈中心如同一隻展開翅膀的蝴蝶,飛舞在一片綠色海洋。
上海國際舞蹈中心的景觀設計着墨於豐富整體建築的優雅造型,充分表達了建築的動感,韻律和青春朝氣的設計主題。園區整體以舞蹈爲元素,四棟主體建築仿若舞動的“四小天鵝”。其中兩棟建築分別是一個座席數多達1074座的大劇場和一個291座的實驗劇場。另外兩棟建築則是上海市舞蹈學校、上海芭蕾舞團、上海歌舞團以及新遷入的上海戲劇學院舞蹈學院的教學、排練場所。值得一提的是,建築48個排練廳全部採用“彈簧式”地板,增強地板彈性,保護舞蹈演員的關節。
走進舞蹈中心大劇場,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旋轉樓梯。雖是輕鋼結構,卻“鋼”中有柔。旋轉樓梯借鑑舞蹈經典的旋轉元素,彷彿一道藍色的飄帶與穹頂相連。而穹頂的設計也仿若舞者裙襬,層疊相交,飄逸靈動。劇場牆面如水波盪漾,洋溢着舞蹈藝術之美。
一系列小型的庭院和廣場,爲室外表演和聚會創造出理想空間,同時將現有的六棟市級優秀保護建築與園區融爲一體。“兩團兩院”將名家工作室、創作中心放在了這些小樓中。因此,那些大師、舞者的身影經常會出現在小樓周圍,舞蹈愛好者有了和“愛豆”擦身而過的機會。
築巢引鳳,築屋引舞
上海國際舞蹈中心蜚聲中外,這裡不僅有國內外頂尖水準的舞蹈演出,還會推出豐富有趣的免費開放日活動、專業舞者帶領的公益舞蹈工作坊等等。在這個舞臺上,巴切瓦舞蹈團、阿庫·漢姆舞蹈團、赫法什·謝克特舞蹈團、雲門舞集等一流名團都曾攜作品登臺。
第二十三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期間,法國夏約宮國家舞蹈劇院製作《反重力之軀》、敖定雯融合崑曲與現代芭蕾新作《玉簪記》、胡沈員以敦煌信使團故事爲背景的新作《敦煌歸來》、西班牙弗拉門戈女神拉法艾拉·卡拉斯科作品《夜曲:失眠建築羣》、北京歌劇舞劇院以“雷霆掃毒”爲題材的作品《破冰》、胡陽以舞塑神,以神喻人的新作《九歌》、德國現代舞第一夫人皮娜·鮑什與非洲當代舞之母傑曼·阿科尼編導作品《春之祭》共7部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劇目在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劇場陸續上演。
秋日的午後,可以在國際舞蹈中心的舞蹈沙龍裡細細回味,這些老洋房裡的故事。夜晚,大劇場的舞臺上繼續演繹着家國情仇,愛恨糾纏的傳奇,旋轉、跳躍之間,帶來極致的視覺聽覺體驗。
時報貼士
上海國際舞蹈中心
地址
長寧區虹橋路1650號
文:西門
圖: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長寧文旅、範筱明
編輯:楊延超
特別聲明:本文經上觀新聞客戶端的“上觀號”入駐單位授權發佈,僅代表該入駐單位觀點,“上觀新聞”僅爲信息發佈平臺,如您認爲發佈內容侵犯您的相關權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