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乾旱停抽泥 13座水庫趕進度

政府把「加速水庫清淤」列爲重要政策,共鎖定13座嚴密監視。圖爲曾文水庫以抓泥船夾起淤砂,以小船將淤砂船艙拖回碼頭。(程炳璋攝)

臺灣枯水期水資源缺乏,但主要水庫平均淤積量超過3成。經濟部指出,政府把「加速水庫清淤」列爲重要政策,共鎖定13座嚴密監視,目標2031年達成「淤積0成長」。這幾年設定清淤量都有達標,不過上半年因乾旱停抽泥,今年離目標1871萬噸還有距離,尚在努力。

水利署鎖定供水重要、淤積風險高的13座水庫,包括石門、明德、德基、霧社、日月潭、白河、曾文、烏山頭、南化及澄清湖等,列爲「水庫庫容有效維持綱要計劃」重點處理對象,積極擬定對策,目標2031年達成水庫泥砂「進出平衡」的淤積0成長。

政府每年都會設定水庫清淤量目標,且逐年提高。水利署副署長王藝峰說,近幾年都有達標,甚至超標。比如2021年設定清淤1252萬噸,實際1768萬噸,達成率141%,超標4成;2022年爲1770萬噸,最後清淤1794萬噸,達成率101%。不只政府做,像石門水庫已有科技業因爲ESG需求,捐助清淤經費。

不過,今年清淤目標1871萬噸,進度落後。王藝峰說明,因年初乾旱,南部各水庫水位偏低,爲維持供水穩定,水庫暫緩抽泥作業,下半年水位逐漸上升後已全力趕辦,會努力達成目標。

除清淤達標外,受惠連3年乾旱,上游沒有大崩塌,沖刷到水庫土石量減少,水利署說,石門、曾文等水庫,近來都有達到進出平衡,甚至庫容還增加。

但王藝峰亦強調「不能鬆懈」,目前霧社、日月潭正加緊建排砂隧道。同時他點出水庫續命關鍵,就是要上游做好水土保育,這部分有賴跨部會協調平臺。水利署目前已經報請行政院長陳建仁,規劃建置「集水區保育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