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全會挽經濟 國安至上阻力大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將於15日登場,爲大陸經濟政策定錨,但在國安至上的氛圍下,抵銷了許多吸引外資政策的成效。圖爲南京一工人在生產線上工作。(中新社)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將於15至18日登場,官方稱重點要研究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問題。不過近期大陸推動一系列涉及國安的法規,形塑出安全掛帥的氛圍,許多在大陸的跨國公司遭盤查,即便大陸祭出政策向外資招手,仍有不少外企選擇撤離;大陸國安部近一年來,三天兩頭就發佈各種間諜案例樣態,讓「反間諜」成了民間頭等大事。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於2014年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確立「總體國家安全觀」做爲國安工作的最高指導原則,與此直接相關的法律,包括《國家安全法》、《反分裂國家法》、《反間諜法》、《反恐怖主義法》、《反外國制裁法》、《核安全法》、《網路安全法》、《生物安全法》、《數據安全法》,上述更被陸媒稱爲「九柄利劍」,強化對國安的掌握。今年7月1日開始實施的《國家安全機關行政執法程序規定》,更讓大陸國安人員可依法對入境民衆的手機進行抽查。
過往低調神秘的國安部,於2023年8月改走到幕前,創設微信公衆號,透過密集發文,三天兩頭公佈各種反間諜的案例樣態,密集對大陸民衆進行國安教育和宣導。
大陸在2023年疫情解封后,爲刺激經濟復甦,不斷推出各種方案與利多優惠,也一再向外資信心喊話,大陸中央更定期召開會議,親自聽取外商建議。但是大陸社會籠罩在一片「反間諜」的氣氛中,拚經濟和反間諜形成明顯衝突,讓許多外資企業看得霧煞煞,尤其是跨國的諮詢企業更成爲「反間諜」的執法對象。
去年5月以來,包括凱盛融英(Capvision)、美思明智集團(Mintz Group)、貝恩公司(Bain & Company)等在陸設有辦公室的外企,陸續遭突襲搜查,被控是「境外情報機構幫兇」,或有員工遭控「從事間諜活動」被捕,都讓外資人心惶惶。
去年11月,全球資產管理巨頭先鋒領航集團(The Vanguard Group)關閉其在上海的辦事處,並計劃退出與阿里巴巴旗下金融企業螞蟻金服合資的投資公司。知名民調公司蓋洛普(Gallup)也在去年底宣佈退出大陸市場。
中國美國商會曾警告,中國對美企的審查急劇上升,特別在《反間諜法》新修訂後,新法似乎擴大了因「國家安全」而可能被視爲敏感文件和數據的範圍,這讓許多在陸外企打起退堂鼓。日本商會近日也發佈意見書,希望中國政府改善營商環境。
中研院政治所研究員蔡文軒分析,習近平主政以來高度重視國家安全,從政府編制、法律規範、社會教育都看出此趨勢,對國安的概念已突破傳統外交國防爲基礎的框架,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人人自危的氛圍,他認爲這不僅會讓大陸社會更加壓抑,也將使外商投資信心與大陸形象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