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後跟海外廠商平分天下 黑芝麻智能憑什麼?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爲本站汽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站汽車12月1日報道 “2025年後在自動駕駛芯片這塊,有信心跟國外廠商平分天下!”在英偉達Orin芯片一家獨大,收割各家車企的現階段,敢說出這番話的黑芝麻智能,究竟是什麼來頭?又是否有實力做到三年後跟英偉達五五開呢?
黑芝麻智能成立於2016年,專注於高性能計算芯片與平臺等技術領域的高科技研發,基於車規級設計、學習型圖像處理、低功耗精準感知的自動駕駛感知計算芯片和自動駕駛計算平臺,支撐自動駕駛產業鏈相關產品方案的快速產業化落地。
簡單來說,黑芝麻智能遵從着一“快”一“慢”的發展戰略,“快”的部分主要是面對自動駕駛領域,提供AI視覺方面的智能影像技術,提供完整的自動駕駛、車路協同解決方案。“慢”的部分則是研發週期偏長的自動駕駛芯片市場,自研芯片IP,做車規級產品。
主要業務在車規級芯片市場上的黑芝麻智能,可以說是國內車規芯片領域中的佼佼者。旗下的芯片產品已經有多個序列。第二代芯片華山二號A1000算力達58TOPS(INT8),是第一款可以支持L2+自動駕駛的國產芯片;而A1000 Pro的算力最高達到驚人的196TOPS(INT4),單顆芯片可以支持高級別自動駕駛功能,從泊車、城市內部到高速場景的無縫銜接。
目前,華山二號A1000系列芯片已處於量產狀態,今年量產上車,A1000已經完成所有車規級認證,黑芝麻智能華山二號A1000系列是國內首個符合車規、達到量產狀態的單芯片支持行泊一體域控制器的芯片平臺。
根據目前公開的消息,該款芯片將搭載在江淮汽車集團旗下思皓品牌的多款量產車型上,這也符合黑芝麻智能目前的戰略定位,先靠中低端產品大規模量產上車,然後再推出高端產品。
除了車載芯片以外,行泊一體也是行業內避不開的話題。隨着自動駕駛及輔助駕駛的裝配率的快速提升,一個系統內高速和低速狀態共存成爲了可能。換而行泊一體就是一個非常有代表性的‘基礎技能’。行車和泊車從兩套單獨的系統整合爲一套,提升了整個系統的功能和性能。
而基於黑芝麻智能華山二號A1000芯片打造的Drive Sensing解決方案,是業界唯一可量產搭載單SOC芯片的高階行泊一體方案,支持L2++行車領航NOA、泊車HPA/AVP、3D 360環視全景、多路DVR等功能,幫助用戶提升駕駛體驗,同時也爲車廠及零部件供應商提供大幅降本的可能。
優秀的行泊一體方案,離不開黑芝麻團隊自己自研的兩個最大的子系統IP,即ISP(車規級圖像處理)和NPU(車規級深度神經網絡加速器)。
黑芝麻團隊的ISP系統讓車輛“看得見”,該系統適配國內高端車型都會用的800萬前向攝像頭,在域控角度可以部署更高算力的處理器,整個系統加入了更多NOA功能,比如變道、上下匝道。同時能夠檢測到更遠的目標,例如紅綠燈、行人橫穿的常見的使用場景。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從120米檢測到紅燈從50米檢測到紅燈,對車輛的控制行爲是不同的,越早檢測到紅綠燈,剎車就會越線性舒緩,帶給駕乘者的感受也就更好了。
而NPU系統則是讓車輛“看得懂”,NPU系統可以很好地檢測地面標線和路沿的一些物體,這樣對於這道保持和變道過程都可以做到精確控制。這些信息可以和高精地圖進行匹配,可以做到更好的車輛規劃和控制。對於一些無法分類的目標,則是通過可行駛區域進行檢測並做出相應反應,同時結合更多人類對車輛行爲的預判,更好地提前進行車輛控制,減少乘客的剎車或者油門的突變。
除了在芯片研發上下足了功夫,開發工具鏈及軟件是否完善是體現芯片易用性的重要指標。配合華山系列自動駕駛計算芯片,黑芝麻智能先後發佈了山海人工智能開發平臺以及瀚海自動駕駛中間件平臺,成熟的工具鏈和中間件體系支撐快速量產。
工具鏈提供了docker file模型進行轉換。前端會對模型進行處理,對它進行量化、融合以及仿真運算,並且生成對應報告部署到芯片上,如果在過程中發現一些算法優化的線索,可以通過QAT或者剪枝工具重複迭代模型,取得更好的模型推理效果,保證了芯片的易用性。
近年來車載芯片國產化呼聲越來越大,但芯片研發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過程,而是一件需要紮紮實實、厚積薄發的事情。黑芝麻智能作爲一個集合了有20年以上芯片、汽車行業從業經驗的團隊,在車載芯片上展現出了優秀的研發實力與產品力。而與江汽集團、中國一汽、上汽、上等車企的商業合作,也證明了車企對其產品力的認可!我相信在2025年,黑芝麻智能有這個實力與英偉達這樣的國外廠商平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