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戶投資者繁榮背後,華爾街進入“暗池”時代
隨着散戶交易的蓬勃發展,場外交易逐漸佔據主導地位,美國市場正在進入“暗池”時代。
週五,根據彭博社的數據,美國股票交易中的場外交易比例首次持續超過50%。暗池交易,即不在公開交易所進行的交易,如今已佔美國股市總交易量的51.8%,這一比例在1月份達到了歷史新高,並且連續五個月創下紀錄。
Jefferies的市場結構主管Anna Ziotis Kurzrok指出:
多年以來,紐約證券交易所和納斯達克等公開交易所一直主導市場活動,但暗池交易的興起正在改變這一格局。交易所的重要性在於它們展示的報價是大多數市場參與者用來定價股票的基準。然而,隨着越來越多的交易轉向暗池,交易所的影響力正在減弱。
彭博智能市場結構主管Larry Tabb表示: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近年來已採取措施,試圖通過改革市場結構將更多交易活動推回交易所。然而,SEC提出的四項提案中,只有兩項規則最終獲得通過,這些規則調整了股票定價和交易執行的方式。
分析顯示,場外交易活動的激增與價值低於1美元的股票交易量增加有關,這些股票通常由散戶投資者交易。這些交易通常由Citadel Securities和Virtu Financial等做市巨頭內部處理。如果剔除這些1美元以下的股票數據,場外交易仍保持在總交易量的40%以下。這表明,場外交易的增長並不一定意味着單個股票或所有股票的交易會變差。
此外,替代交易系統(ATS)的興起,爲機構投資者提供了一種匿名處理交易的替代方式,而無需在公共交易所顯示所需價格。這些系統使用不同的機制來匹配買家和賣家,幫助機構投資者限制信息泄露到市場,避免對價格產生不利影響。
根據彭博智能的分析,2023年11月,每天通過ATS交易的股票達到17億股,是2020年3月以來的最高水平,比一年前增加了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