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造船廠 搶百億軍工大單

三大造船廠鎖定國艦國造標案

臺海情勢緊繃、國防預算創高,臺船(2208)、龍德造船(6753)、中信造船(2644)等三大造船廠,挾着國艦國造題材,躍居軍工概念股。6、7日聚焦海軍、海巡署兩大案搶標,預算高達90億~120億元,得標者營運將吞下大補丸。

今年臺灣國防預算5,863億元、年增13.9%,創近年最大增幅。業界估,首季國艦國造招標案金額合計約300億元,4月聚焦兩大案,一爲海巡署高緯度遠洋巡護船6艘設計建造統包案約120億元,預計6日投標;二爲海軍輕型巡防艦2艘招標案預算90.5億元,將於7日投標。

其中,海巡署高緯度遠洋巡護船爲千噸級,臺灣曾建造千噸以上公務船的船廠有臺船、中信,法人預料兩雄競標百億大單,不排除龍德以黑馬竄出。但近日有媒體報導,此造船案的專案管理案遭議員質疑,指示政風單位調查,是否爲本案投入變數須觀察。

臺船目前手握訂單約400億元,估計國艦國造業務營收佔比6成。最新獲得海軍6艘康定級軍艦船艦載臺性能提升案預算約72億元,2月簽約生效,預計今年底開始進廠更新設備與維修,七年內全部完工,臺船可先取得1成簽約金。法人估,康定案有5%~10%獲利空間。

龍德目前手握訂單70億~80億元,估國艦國造業務營收佔比8成。龍德3月剛搶下海軍高效能艦沱江艦後續艦第二批5艘標案,總金額近90億元,預計2026年執行完畢,這是三大船廠首次同場競標。

龍德今年還有第一批5艘後續艦將交艦,受惠學習曲線效應,法人估後續艦毛利率優於目前的12%~18%。

中信繼2015年3,000噸級巡防救難艦交船後,2019年承造海巡署81艘、合約總價共215億元,包括35噸、100噸與600噸級艦隊,分8年陸續完工交船,今年在手訂單125億元。

政府造艦計劃若全面啓動,新訂單將成爲三大造船廠成長引擎,今年還有多項標案,包括海軍快速佈雷艇後續艇4艘籌建計劃約8億元、國海院水文調查船3艘預算約30億元、海軍浮塢一座預算約9億元。

除此之外,明、後年還有海軍港勤拖船3+4艘,第一批3艘9億元;關務署造艇共8艘預算逾5億元;海軍油彈補級艦後續艦1艘籌建計劃約80餘億元;海軍兩棲船塢運輸後續艦1~3艘,籌建計劃約70餘億元;海軍新造潛艦救難船1艘新建案逾110餘億元,都是兵家必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