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相挺中小企業-韓國瑜的經濟思維
如何相挺中小企業-韓國瑜的經濟思維
各行業佔國內GDP比重及受僱員工數、薪資
106學年度大專校院科系別畢業生數
在臺中的造勢場合活動上,我表達了此次參與競選在經濟面上的想法,我的主軸就是「相挺中小企業」。 這六個字,類似的說法,每位候選人也都朗朗上口,歷來的執政黨同樣掛在嘴上,那大家就會想問,到底我的想法,跟其他人的差別是什麼,我真的看到什麼和別人不一樣的問題嗎?
拚經濟,要先想好目標是什麼
在臺灣,「拚經濟」是每一個政治人物都要面對的問題,許多人也都提過不同的主張、乃至具體的做法。以我來說,思考這個問題時,我反覆的問自己「到底臺灣發展經濟的核心目標是什麼?」
我的看法是:臺股指數上萬點、GDP成長率上升、人均國民所得追上星港韓,都不算是偉大的成就,臺灣經濟發展最重要的一件事,是要做到「國民富足」,這比「國家有錢」重要太多了。
如果「拚經濟」的目標,只着重在國家總財富增加這一類的指標上,是會有後遺症的,最常見的,就是過程中所造成的「貧富差距」的問題。
「國民富足」這個目標,我曾用一句通俗的話來說,叫做「發大財」。我要把這句話說的更清楚些,我的意思是,「一般的民衆,都要可以掙得有可支配所得剩餘的財富」,或者說,「吃飽穿暖後,還能無後顧之憂的,過着自己想要過的生活」。
換言之,「發大財」的核心價值,在於「雨露均沾、深入基層」,而不是「拚經濟」的成果只集中在部分人的身上。
拚經濟,不能忽略
國際情勢變化的影響
目標清楚了,我認爲還有一項預習作業必須完成,就是要了解我們目前所處的國際情勢,才能找出好的對策來。
目前我們所處的大環境,是一個挑戰巨大的時代。當前的國際經濟情勢,可以簡稱爲「掠奪資本主義」的時代。這是2008年金融風暴之後,所產生經濟型態的新變化。其中有些變化,對我們臺灣的影響重大,我要花點時間,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觀察:
首先是,這已經是一個資本來決定產業發展的時代了。
20年前,情況剛好相反,記得那時候臺灣的銀行家們常說,「銀行要跟着企業走」,所以臺商去哪裡投資,我們就要去哪裡設據點,滿足他們融資的需要。
可現在情況不一樣了,龐大的資本累積,纔是決定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例如即將要開放競標的5G,就是一個明顯例子。
其次我要說的是,許多在臺灣曾經被視爲「典範」的產業或企業,都轉移的太快了。
舉例來說,「兩兆雙星」曾經是被寄予厚望的新產業,政府也賣力推動,希望幫臺灣的產業轉型,找出一條新路來;生產智慧型手機的HTC,很長一段時間裡,是臺灣相當具有代表性的指標企業,堪稱爲「臺灣之光」。
目前距離這些產業或企業最風光的時候,並沒有太久,但情況卻已大不相同。我們想樹立或樂見的一些典範案例,都在快速移轉中。
這項變化,也衍生了我的第三個觀察:由於典範移轉的相當快速,所有的勞工,特別是年輕的勞工,在他的職場生涯上,至少會面臨一到兩次的失業期。
拚經濟,要顧慮到
人力與產業結構的現實
這些問題交織下的臺灣經濟困境,該如何化解?我的看法是:「調體質」比「長肌肉」更重要。
也就是說,政府不要急着創造或扶持一個新的產業,「兩兆雙星」之後,現在又轉移目標,寄望「風電產業」可以成爲下一個兆元產業,宛如上健身房苦練勤練,要練出精實的肌肉來。
我認爲政府沒有能力,去預期未來的產業發展,會出現什麼模樣,事實上,政府主導的產業政策,也多以失敗收場。
但政府也並非什麼都不用做,應該務實盤點臺灣的人力結構、產業規模的現況,這些現實上、短期內,沒有辦法快速調整,卻真實存在的部分,應該趕快把體質調理好,讓他們也能在經濟發展或變化的過程中,抓住機會並有所發揮。
不客氣的說,許多都人把「拚經濟」簡化成爲「拚科技」,這種想法,如果從人力結構的層面來看,未必合宜,我要強調,「臺灣的產業發展,不可能完全以高科技爲主。」
如果把各大專院校科系別的畢業生人數,從學士到博士一起彙整統計,根據教育部的統計資料顯示,以106學年度來看,電腦資訊相關科技畢業生約21,000人,化工材料、電子電機、機械這類別約55,000人,加在一起算,佔比合計約25%。大約每四個畢業生中,有一位是這些相關科系的專業畢業生。
但同樣是2018年,臺灣還有休閒、職安、農業、藝術、教育等不同類別專業領域的畢業生。這些爲數龐大、擁有各式各樣專業的大專院校畢業生,可能不懂科技,或對科技不感興趣,但不代表他們的專業就不重要,就可不受重視。
再來看看受僱員工的月薪情況。同樣是2018年的統計數據,比較之後可以發現,僱用了56萬人的農林漁牧業,2018年平均月薪不到2萬元,次低的教育服務業也只有26,000元,和全臺灣平均月薪約52,000元相比,差距相當大,更不用談和高薪的科技新貴之間的差別了。
此時,如果政府推出的「拚經濟」政策,把大量的資源挹注到科技領域,對這些非科技人而言,即使拚出成果,利益也只是集中在少數人身上,與「國富民足」目標,差距很遙遠。
「拚經濟」要顧慮到的另一個現實問題是,我國產業規模與僱傭情況,相當程度集中在中小企業上,臺灣是一個以中小企業爲骨幹的經濟體。因此,同樣從「國富民足」的目標來看,政府一定要挺中小企業的發展。
只有臺灣發展出型態相當多元的中小企業,它們都能充分得到發展與發揮的機會,人才供需市場的失衡情況,才能得到改善。也就不用擔心低薪的問題了。
根本解方,用資金
打通中小企業的任督二脈
政府要挺中小企業,在劉兆玄院長時,就提出來過,當時是爲了面對金融風暴,所採取的策略,基本上是對的,可惜之處在於,沒有徹底的落實。
簡言之,我認爲「政府挺銀行」這部分做的不錯,但「銀行挺企業」這一段,還需要進一步的加強。
按我的看法,要挺中小企業,政府部門可以有四項工具運用,分別是:稅、利率、匯率,以及金融發展。
以目前的情況來看,稅、利率、匯率的作用都不大,尤其雙率問題,還要跟着整體國際情勢的變化,順勢而爲,不是我們想要怎樣就可以怎樣。因此,幾乎可以說只有「金融發展」,是唯一可以運用來挺中小企業的政策工具。
至於要怎麼做呢?剛纔我提到,發展經濟要顧慮到現實問題,如人力結構、企業結構兩個問題。而企業運作命脈的資金來源,更是結構性的問題,必須考慮清楚。
臺灣長期以來,是以一個「間接金融」爲主的環境,也就是企業有資金的需求,多半要找銀行借錢的環境,如何週轉,避免銀行雨天收傘,幾乎是每個企業存續的根本問題。
但臺灣的金融環境,對中小企業並非友善。公股銀行爲主的金融專業人士,容易受制於政治力的影響,再加上行賄罪等法律上的束縛,對於企業經營的風險,會非常謹慎,寧可先退一萬步想。要想讓他們主動積極的去從事中小企業的融資,客觀上來說,比較困難。它們更樂意跟「高大上」級別的企業打交道。
簡言之,如何找到容易的籌資管道,其實是發展中小企業的核心議題。
資金流動,
要流到末梢神經上
把經濟活動比喻成人體,爲數龐大的企業,就像是每一個器官或細胞,資金扮演的就是血液的角色,器官或細胞要長的好,先決條件是血液可以流得過來,帶來養分。
在血液輸送的過程中,大的器官總是優先得到滿足,小細胞則未必如此。如何流到讓血液流到末梢神經,是一個人健康的關鍵,經濟也是如此。
但要將資金流到末梢神經並不容易,在我和許多中小企業接觸的過程中發現,最核心的因素還是錢。尤其在經濟型態的快速轉變中,連大企業都不斷的「高築牆、廣積糧」,強化自身的資本實力,何況中小企業。隨着產業型態的調整,如果資金運轉不順,確實可能每年會有段時間,發不出薪水來,或需要放「無薪假」,可以預見,這種現象愈有愈有可能常態化。
因此,更健全的企業融通機制的設計與推動,已經刻不容緩,必須找出新的融資方式來推動經濟活動,一方面,要鼓勵銀行打破只想做房地產融資,賺簡單錢的思維,更願意把資金貸給中小企業。如果找出合適的方法,提供企業喘口氣的「救命金」,我相信,遠比出了問題才推出的救急式補貼措施,要好得太多。
如何做到呢?每家銀行資質、所處環境不同,不能一概而論,政府要做的,是適度的以監理寬容作爲手段,鼓勵金融業面對中小企業借貸的自我研發,像是對中小企業融資上的創新商品,制定衡量的標準,達到標準,就可以給予更多的業務項目、據點設置遷移的便利等,一定要鼓勵銀行跨出這一步來。
另外就是要恢復工業銀行的角色。在低利環境下,銀行整體風險偏好能力大降,工業銀行逐漸從金融業消失,導致銀行體系懂企業的人越來越少,對產業風險的評估能力大爲降低,企業借貸的效率與規模也不佳。工銀如何恢復,是關鍵所在。
挺中小企業,
資本市場也要貢獻心力
除了銀行資金融通外,中小企業資金來源的另一個管道,是資本募集能力也要強化,尤其長期而言,中小企業想要做到體質強壯,非常需要資本市場來幫忙。
該怎麼辦呢?我可以提供兩個角度,供大家思考:
首先是,和國際上的金融市場相比,臺灣以銀行爲主體的間接金融比重,實在太高了。國際上愈來愈追求簡單、方便、直接、便宜的融資方式,我國的金融市場,確實有必要擴大直接金融金融的規模,取代部分的銀行融資。
這意味着我們公開市場規模與豐富度,有加強的必要,包括香港、大陸的資本市場都有許多的創新,各種板塊推陳出新。它所反映的是,其他資本市場不斷的在幫企業的忙,尋找更適合的直接融資工具,相形之下,臺灣在這方面的積極度,尤其對中小企業利用資本市場融資,要提供更多的方便。
另外一個重點,是透過資本市場各種定價方式,撐起具有競爭力的企業來。
日本有所謂的「工匠精神」,它們對於工藝的認真,長年以來,很多反映到了企業的技術層面上,許多的日資企業,擁有難以取代的獨家技術能力,因此屹立不搖。相形之下,臺灣的企業習慣賺「快錢」,跟着時尚風氣走,碰到機會就撈一筆。
可是如果你沒有紮紮實實的技術能力,很多機會是看得到吃不到的。或者說,在某一領域裡,只擁有95%的技術能力,你可能可以抓住兩到三個新的機會。但想一通萬通,任何機會不錯失,得擁有99%以上的技術能力。也就是說,當技術含量越高,技術的泛用性也越高。
而如何讓技術能力從95%提升到99%,很難繞過「燒錢」這一環。資本市場對技術研發進行資金的奧援,讓企業有足夠的時間撐住,厚植技術能力。我認爲,這纔是臺灣資本市場力挺中小企業的最大意義。(韓國瑜財經後援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