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期東洋第一製材所機具遺構展開研調
嘉義市長涂醒哲及議員勘察第一製材所動力機具遺構現況。(廖素慧攝)
第一製材所動力機具遺構幾乎是整棟建物基地。(廖素慧攝)
日治時期東洋第一製材所動力機具遺構基座出土,目前已發現5呎、4呎大割帶鋸機基座、送材車軌道及集屑坑等,深具重建歷史現場的意義,嘉義林管處將進行3個月研究調查及影像紀錄計劃。
嘉義林管處副處長楊瑞芬表示,嘉義製材場是早期阿里山林業的核心基地,1914年創設第一代製材工場,1941年中埔大地震塌毀,1942年再建造第二製材廠區於現址,產量之大被冠上「東洋第一製材所」的美名,製材銷往全球3大洲。
楊瑞芬表示,該處於2016年辦理「阿里山林業村歷史建築再利用及修復工程」,比對1945年國民政府接收製材室配置圖,發現與解體調查現況吻合,令執行團隊大爲振奮,目前已發現5呎、4呎大割帶鋸機基座、送材車軌道及集屑坑等,對尋回林業文化歷史現場,極具意義。
楊瑞芬表示,該處對於機具工廠新發現的地下動力基礎,已啓動調查研究及影像紀錄計劃,預計爲期90日曆天,將更詳細建構出機具工廠發展歷程,還原歷史現場,以1945年國民政府接收「東洋第一製材廠」作爲未來再利用之恢復斷代。
市長涂醒哲偕議員戴寧、黃露慧15日實勘現場,肯定林管處的用心及作法,更期待新發現的機具工廠地下動力基礎及製材所全區再利用完成後的嶄新面貌。
專門維修史蹟工程的包商黃聿暉說,當初開工前研讀郭俊沛建築師事務所的研究調查報告中,發現「地下動力」4字,是一大線索,試挖掘的契機,目前已出土約7至8成的機具基座,從臺灣工業發展歷程、工業美學來看,這座遺址很令人期待。